新生自考初体验 ——4月自考首周考试现场侧记

发布时间:2018-04-23 期号:

北京考试报记者 孙梦莹 文并摄

  2018年4月首周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14日、15日开考。7.8万余名考生陆续走进考场。4月15日,记者来到北京市樱花园实验中学(中学部),聆听自考新生讲述首周参加自考的初体验。

 

首次考试难掩紧张

  “毕竟有好几年没有参加过正式考试了,考试开始前我还是有点儿紧张的。”周日上午的考试9时开始,吴洋洋赶在考生可以进入考点前到达校门口。看到其他自考生站在路边安静地拿着书复习,吴洋洋表示内心的小紧张慢慢升腾起来。

  吴洋洋当天参加的是计算机软件开发工具课程的考试。该专业与他的工作——数据可视化息息相关,而且自考含金量高,符合他的求学需求。他在考点校的公告栏上找到了自己的考场位置,随着人流进入校园,上楼。在考场门口,监考老师查验了他的身份证和纸质准考证,并为他指引了座位。吴洋洋说:“考场里很严肃。监考老师很负责。考生从进了考场就自觉无交流了。我虽然有点儿紧张,但更觉得心安。”

  11时15分,一名提前交卷的考生在考点校外与同伴交流时,突然小声发出紧张的惊呼声:“哎呀!我的答题卡是不是涂串行了?”他记不清答题卡题目序号是横向排列还是竖向排列。他说,考试时只顾着紧张答题了,没注意答题卡细节。

  第一次参加考试,新生有些紧张,有些慌乱,但更多的是新奇与期待。

 

考前两月不敢松懈

  “我提前两个月就开始复习了,又要上班又要学习,真的很忙,但我不敢松懈,因为这是我自己的选择。”自考新生何子厚复习认真,对考试成绩也有信心。“软件开发工具这门,我觉得能考过。考试难度适中。考到的内容我都在教材上复习过。”

  为了同时顾全工作与学习,何子厚的方法是两者分开,互不干扰,工作时不掺杂学习内容,下班到家就是纯粹的备考时间,他尽量不把工作带回家挤压学习时间。周末的整天时间,更让他倍加珍惜。

  同一考点的新生刘先生是计算机信息行业的从业者。他介绍,不是懂计算机懂信息就能“裸考”。自考课程理论性强。考生不复习,肯定好多题不会做。刘先生介绍,他提前三个月开始复习,不过前松后紧,临近考试压力还是很大。等到10月考试时,他准备列个计划,每天按计划执行复习进程。

  自考学习需以勤为舟,许多自考新生在首次参加考试前就严格要求自己,不敢松懈,用一字一句的勤奋书写着自考试卷。

 

考试之外结识考友

  每次自考结束后,总能看到自考生围成一圈交流心得。今年4月自考也不例外。

  “同学,你考得怎么样?有道选择题该选哪个才对啊?”出了考场的考生仍有着强烈的沟通诉求,想要和同专业考生交流考试心得、复习体会,甚至对对答案。就算是第一次参加自考的新生,与其他考生互不相识,也会加入到讨论中。

  新生杨依介绍,自考与朋友参加过的成考不同,成考只集中考几门课,自考要经历很长时间,参加至少十多次考试,才能拿到学历、学位。所以相同专业的考生考完试更有沟通交流的愿望。

  “考试时间还挺充裕的,咱们都是提前交卷了。”“不过我交卷的时候,考场里还有十几个考生在写卷子。”自考新生在一起聊考试、聊复习、聊工作。临近分别时,杨依还与其他自考生加了微信,组建了学习群。

  也许,本次新报考的27490名自考新生,有的会在半路中放弃,在考场中少了身影、在学习群中少了话语。但总有人会坚持,为了学历,更为了理想与抱负。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