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眼中的10月自考 ——10月自考首周考试现场侧记

发布时间:2017-10-23 期号:

北京考试报记者 孙梦莹 文并摄

  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2017年10月笔试课程考试的首周考试于10月14日、15日举行。加上本周末,两周共有74844名考生报考笔试课程246532科次。

  10月14日清晨,记者来到自考现场,采访了多位首次参加自考的新生。在他们眼中,北京自考让人震撼新奇,让人斗志昂扬,也让人在严肃的考场纪律中感到安心。

 

“早晨校门外太震撼”

  10月14日8时15分,北京市陈经纶中学嘉铭分校门外,自考新生刘璐被候考的考生复习身影深深震撼。

  几十名考生分散在校门外各处,或坐或立,手中都拿着考试科目的教材或辅导材料。为了排除周遭环境对复习的影响,有些考生还面向墙壁站着看书。为了提高复习效率,有名女生准备了学习材料,连午餐都提前备好。她托着教材的手还勾着塑料袋子,里面装着准备用作午饭的老坛酸菜碗装泡面和瓶装水。她说,只要再有些热水,中午饭就解决了,不需要再花时间找餐厅,也免去等位子,省了不少事儿,能多些时间复习下午的考试内容。

  与中考、高考父母接送不同,自考绝大多数考生是成年人,每次考试独来独往。对于已经工作的考生而言,每分每秒的复习时间无比宝贵,都是从工作和生活之中像挤海绵一样挤出来的。因此,自考生提前到达考点校门外,拿出书本自觉学习的场景可谓一道亮丽的风景。

  “早晨校门外这场景太震撼啦!”短暂的震撼过后,刘璐也选了一个僻静的角落,从背包里拿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加入复习的队伍中。

 

“自考监考真严格”

  8时35分,快到可以进入考点校的时间,工作人员指挥自考生在校门外排起两条长队。8时40分,校门准时打开。4名安保人员和2位工作人员值守,查验考生的准考证和身份证件。“请提前拿出两证。”随着工作人员的提醒,考生陆续从书包、钱包中取出证件。

  严格的审核,把证件不全的考生筛了出来。考生进入考场后,监考人员还会再次核验考生的两证。

  北京自考管理严格,细在考场,广在各个环节。试卷交接与保管全程监控,试卷运送启用远程GPS技术,各考区安排值班人员值守保密室,考试院自考办保密员通过监控系统进行24小时安全监控。考试期间,每个考场配备屏蔽仪,每个考点配有“作弊克”。考试院考务值班人员通过远程电子巡查系统对全市考试情况进行检查,组织应急人员在考试院里值班,以处理各考区可能反映的考试相关问题和突发事件。此次10月自考,全市共4600余人参与自考监考工作。

  自考新生赵国志不禁感慨:“自考监考真严格,虽然氛围很严肃,但这对我们考生来说是好事。所有考生都能在公平的环境下参加考试,考出真实的成绩,展现真实的自己。”

 

“不拿学位不散伙”

  第一次参加自考的新生,考试结束后很兴奋,不少人在考点校外交流起备考的心得。“我这门考得不错,卷子上出的我基本复习到了。按这个节奏,我可以争取3年内拿到学位证。”走出考场的蓝衣考生对早日拿下学位很有信心。

  报考商务管理的新生张晓萱表示,为了备考,她认真地学习了教材,还做了不少练习题。她想通过自考获得本科毕业证和学位证,为考研打基础,因而对于学位证也是势在必得。

  “你明年还能参加自考吗?”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新生张丹丹和金融学专业的新生舒莉,这两名新结交的考友在校门外攀谈起来。由于舒莉此时已经怀孕两月,身为2岁孩子妈的张丹丹担心她能否坚持完成学业。张丹丹介绍,家里有孩子同时还参加自考是件非常不易的事情,学习的时间只能等孩子睡着。孩子睡得晚,复习的时间就相应减少。面对张丹丹的担心,舒莉说:“只要身体允许,我会一直参加考试,哪怕每次只参加一两科。咱俩微信加个好友一起学吧,不拿到学位绝不散伙!”

  对新生来说,首周自考在满满的新鲜感中度过。今明两天,他们还得继续迎接又一拨知识考验。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