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记者 孙梦莹
2017年4月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首周考试4月15日、16日开考。6.5万考生陆续走进考场,用勤奋书写自考试卷。
震撼的校外小路
若4月15日、16日中午路过北京自考的各个考点校门外,会被考生复习的场景所震撼。在高考、中考考点外,总有家长与考生告别的场景。自学考试的考点外却是另一番景象。
以北京科技大学附属中学为例,4月15日13时30分,许多考生在学校校门两侧栅栏墙外一个挨一个,或坐或立,抓紧最后的时间翻看复习材料。正在复习的考生队伍一眼望不到尽头。
“11点半结束上午的考试,我就和同学出发去下一场考试的地点。我们简单地吃了口饭,这样能省下许多时间再复习复习。早点到考点校门口心里踏实,免得迟到、走错考场。”考生孙浩说,一般下午一点前,他就会到下午场考试的校门外。一个小时里,他会再串一遍知识的脉络。孙浩笑着说:“自考生都是这样,不想浪费复习时间,这已经成了我们的特色。”
从春节开始复习
每场考试结束后,考生离开考点校后总忍不住要和其他考生对对题。对自己的答案十分笃定、胸有成竹的考生,通常很早就开始复习。考生张立云就是被其他考友当做“标准答案”询问的一位。
张立云介绍,每次考试她都会早早做规划。这次考试她从春节开始,每天都用2至3小时复习。辅导班的视频课程她全部听了两遍,教材上的内容她粗读一遍细读一遍。有些其他考生没见过的题,张立云也都复习到了。
“教材特别重要,不能光看网上的材料。”两名考生在考后交流学习经验。尽管工作忙碌,不少考生还是想尽办法利用碎片时间复习。公交车、地铁上都有自考生复习的身影。人力资源管理本科段考生朱婷介绍,考生可以把复习材料拷贝在手机里,随时随地复习。
首用纸质准考证
“请出示你的准考证和身份证件。”14时,考点校的保安准时开启校门,要求考生持证入场。在北京科技大学附属中学考点校门口,两名保安把守校门。另外两名保安站在两列排队入场考生的最前端,一一核验考生身份信息。
与往期考试不同的是,考生出示的准考证不再是蓝绿色的IC卡片,而是印有考生照片、考生信息、本期考试信息的A4纸。“原来用卡片准考证时,我也会打印考试通知单,提示自己考试地点、座位号等。现在使用纸质准考证,相当于卡片与考试通知单合二为一,更方便了。”考生高悦介绍。
首次参加自考的新生比老考生省去了一次领取准考证的麻烦。新生周雪说,打印准考证挺方便的,上面有考试信息。拿着一张纸,所有信息都能一手掌握。
很多考生的纸质准考证上,第二周还有考试。首周考试结束,稍松口气后,他们还要继续勤奋与忙碌,应对第二周的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