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明两天是2017年4月自考的第二周考试。在上周的考试中,有考生表示,报的课程太多,哪门都没复习好,第二周不想再考了。笔者认为既然已经报考,就别轻易弃考。
弃考,少了一次学习机会。在全神贯注的情况下完成试卷,本身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充分调动脑中的记忆,更能检验自己是否学会了、记牢了。考试毕竟只是考生专业学习中的一个环节,不是学习的终点。考试的目的,是检验考生的学习成果,参加一次考试就能多一次了解题型、发现缺漏的机会。此外,参与考试也对考生积累考试经验有帮助。
考不过,没必要觉得丢人。有的考生想弃考,是担心自己考不过。自考生的成绩并非网上公示。考试成绩只能个人输入账号、密码通过北京自考系统查询。成绩只有自己知道,也就谈不上丢面子的问题了。很多考生既工作又学习,备考时间不多,复习不充分情有可原。考前,考生对考试结果的判断也未必准确。很多考生认为自己能通过却差了几分,有些考生考完后觉得肯定“挂了”,结果却通过了。若因担心考不过就放弃考试,实在不值。况且,大部分自考笔试课程一年有4月、10月两次考试机会,没能通过考试,还可再报名参加。相比考不过,报考了却因胆怯不敢考,才更丢人。
参加考试,是正面迎接挑战。面对困难最好的办法不是退缩,而是解决。如果考生认为自己准备不充分,那就参加考试找到知识漏洞,回家再吸取教训,多学多背,补上落下的知识。如果考生认为不想参加考试是因为心里怯考,不妨去考场体验一下,考试到底有没有那么可怕。如果考生认为自己的学习方法有问题,学习效果不佳,完成考试后离开考点,可以和同样刚出考场的自考生交流学习方法,取长补短,或许还能顺便收获一位共同进步的挚友,何乐而不为?
(孙梦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