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就业 认清性格 找准就业目标

发布时间:2017-03-27 期号: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 陈 慧

急性子慢性子无好坏

  对于企业来说,他们更喜欢急性子还是慢性子的人?考生可能会说:“当然是急性子。慢性子的人工作效率肯定低。”

  我的一位朋友是北京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在一家大型国企做HR,工作很出色。今年他的一位同事回家生二胎,差不多要休息4个月,所以他就分担了一些“简单”的工作———每月做一次考勤报表。这是一个听上去再简单不过的工作,但这4个月真让他头疼,因为他就没有做对过。每次提交后,同事都会说:“你又做错啦!”他是知识能力有问题吗?不是。那是他工作态度有问题吗?也不是。那是什么问题呢?我说,是性格问题。

  有的考生会说:“这样看来,企业更喜欢慢性子的人。他们工作起来往往更细心,不会出错。”别急,我再给大家讲个小故事。我的一名MBA学生,在我上课前当过8年会计,工作认真负责。为了拓展知识和能力,她又考了MBA。她是典型的慢性子,从不着急。朋友评价她“无趣”却仍然喜欢和她做朋友,正因为她的踏实。

  可见,急性子与慢性子并没有好坏之分,但它们与工作岗位之间有十分微妙的关系。究竟性格与工作是什么关系呢?你的性格适合做什么工作?企业在选人时是怎样看待性格的呢?

性格要与岗位匹配

  工作的满意度是人人都追求的。而性格与岗位匹配是工作满意度的一个重要因素。性格与岗位匹配,既能提升工作效率,又能提升工作满意度。比如,财务管理工作适合内向、情绪稳定性高的人,营销工作岗位适合外向、随和、经验开放性好的人。

  第一,HR会看专业。企业会假设你在选专业时,考虑好了兴趣与爱好。比如,选择学习市场营销专业的人通常较外向、好与人打交道;选择软件开发专业的人通常喜欢学习,善于钻研等。

  第二,HR会通过简历中的工作经历判断个人性格。比如,如果做过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企业会认为你善于和人打交道;如果你发表过学术论文,企业会猜测你是喜欢钻研、学习和创新的人;如果参与过创业项目,企业会认为你是喜欢冒险、创新、不循规蹈矩的人。

  性格无好坏之分。有的工作适合“王熙凤”,有的工作适合“林黛玉”,也就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所以,自考生不要羡慕别人的性格,要学会认清自己的性格并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目标。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