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记者 孙梦莹 文并摄
“我想注册成为自考新生,报哪个专业比较好?”曹同同在自考QQ群里向大家请教。近日申请加入北京自考生QQ群的人很多,不少人有意向报名参加自考。群内的在读自考生向“曹同同们”解释,选择专业不能只问别人,还要看个人偏好。
多位自考过来人介绍,新生选择自考专业,要以兴趣爱好为根本,以就业为导向,立足于个人优势。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自考学习通常需要两年以上时间,一般要学习10余门课程。考生学习时是还会面对工学矛盾等困难。如果仅盲目追求热门专业,不考虑自己的兴趣,学习专业课时难免会感觉枯燥,很难坚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面对各种困难时,对专业的兴趣和执着,可帮助考生克服畏难懒惰心理,不断激发学习动力,达到学历提升和自我素质的提高。
考生石琪认为自己是个“反面教材”。她报考的专业是近几期报名人数最多的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专业。在辅导学校上了5节课后,她感到自己对这个专业完全不感兴趣。其他考生听得津津有味,自己却觉得非常无趣。石琪为此在辅导学校办理了退费手续,转而打算自学心理学专业。在倾听辅导学校的推荐时,考生要保持独立思考,避免因辅导学校的开班情况、热门程度,选择不适合自己的专业。已经报考的考生再转换专业会耗时耗力,也浪费教材费和报考费用。
如果考生同时对多个专业感兴趣,不妨多收集相关的专业信息,再有根据地选择。北京教育考试院自考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考生可通过订阅《北京考试报》、参看每年新版《考生必读》、浏览考试院网站自考栏目,全面了解专业信息。考生可从专业课程设置、考试计划、教材及大纲等方面着手了解。
扬长避短择善而学
在兴趣的基础上,考生还要考虑自己是否适合某一专业的学习。不同专业有不同的特点,对基础知识的要求也不同。文法类大部分课程要求有较高的英语和语文水平;财经类对数学水平要求较高;理工医科类部分专业除对数学水平有要求外,还对物理、计算机等学科水平有要求。考生要选择与自己实力相符的专业,减轻负担。考生如果有不太擅长的学科,要尽可能选择专业设置中不含这些学科的专业,扬长避短。专业的课程设置可在北京自考首页(http://zikao.bjeea.cn/)查询。
考生在选定专业开始学习后,也不要因为一次失败就认为这门课程是自己的短板,学不了这个专业。在学习新知识,尤其是以自学形式学习新知识时,考生很难一次全部掌握,知识的理解和熟练应用要经过反复记忆、巩固、练习。在没有完全掌握的情况下参加自学考试,有可能通不过。此时,考生不要质疑自己是不是选错专业,而要反思是不是用错了学习方法,是不是没有投入足够的备考时间和学习精力。
眼光长远放眼未来
有考生认为选专业就要选择最易就业的。考生把就业作为导向无可厚非,但还要考虑社会的行业转型和发展。所谓“热门专业”并非永久的热门,专业冷热与否,和社会发展有很大关系。考生经过多年学习,毕业时人才市场可能已发生变化,“热门专业”可能对口的是人才冗余行业。
考生选择专业要与职业规划相结合。在适当考虑就业环境的同时,考生还要多听听过来人的建议,多了解社会实际情况。有条件的自考生也可到相关企业寻求实习机会,对专业形成感性、直观的认识,了解所学专业的实际情况。北京教育考试院自考办相关负责人建议,考生如果已经有工作了,最好将学历的提高与本职工作挂钩,这样学习更有动力,学习效果也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