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考是一场必输无疑的赌博

发布时间:2016-07-21 期号:

  7月15日上午,北京首例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替考案在门头沟法院开庭审理。法院一审判决王某和李某犯代替考试罪,对两人均单处罚金2万元。如果真把替考比作一场赌博,不妨仔细算算这笔赌账,看看替考这场豪赌各方赢面与风险到底有多大?

  替考输掉了个人诚信,赢不回他人的尊重。以任何作弊方式通过考试或追求更高考试成绩都是自欺欺人的行为,本质上是个人尊严的堕落和对诚信底线的践踏。这样的行为所获得的资格与荣誉、成就和认可都是虚无的。存在这种行为的人用行动阐释了自己是没有原则、没有底线、没有诚信的人。无论替考最终败露与否,抱有侥幸心理、拿人品当筹码交换一时一事利益的人,又怎能收得回为此付出的成本?

  替考破坏了考试公平,收获不了学习的意义。考试原本是在公平的前提下检验学习成果,并对学习者给予公正认可。参与考试的目的在于学到知识与技能。让他人替考最终获得的考试结果,对其他诚信的考生是不公平、不公正的,原考生也没有任何真实的收获,在未来真的需要知识和技能时,这种虚假的“认可”也会露出马脚。不仅如此,因此而被破坏的考试的认可度也会遭受质疑,每名考生包括替考参与者本身也是这种行为的受害者。选择他人替考或为他人替考,都严重破坏考试功能,还抹杀了报考者的学习收获。这样一场赌博可谓损人不利己。

  替考严重损害社会公正,当然逃不过法律的制裁。对于此次替考者的公开审理,就是这一场赌博的最好裁判。

  替考不仅出卖了替考与被替考者的良心,还会使替考参与者和无辜考生蒙受货真价实的损失。这样一场稳赔不赚、必输无疑的人生豪赌,考生切勿因一时糊涂而尝试。

(孙梦莹)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