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北京自考制度建立35周年征文 穿越荆棘,看别样风景

发布时间:2015-10-26 期号:

  人生路上总有风雨,求学路上布满荆棘,但风雨之后有彩虹,穿越荆棘有别样风景。

  2000年,我报考了北京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不过,学习热情并没有坚持太久。对于一个异地农村姑娘来说,想在北京立足,先要有稳定收入。我全身心地投入了工作,每天加班加点,没有静下来系统自学一门专业,尽管老板夸我诚实敬业,却有同事取笑我刻板无知。

  每个人的蜕变都是源自心底的动力。在北京这样一个国际化大都市,才俊志士比比皆是,稍有懈怠就随时可能被淹没。我慢慢发现,学历高低对职业发展的影响在晋升、加薪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工作多年后,我求学的欲望再次萌发,这次却不是为了工作。

  2014年春,我以全职妈妈的身份满怀热情再次加入自考大军,报考中英合作金融专业,丰富自己、弥补缺憾。有时我也会想,十几年前若坚持考下了英语专业,现在的人生是不是会大有不同,但人生没有如果。

  今天,我凭着一份执着再次挑战自考。一个专业,十几门课程,除了自学,没有捷径可走。千万别想投机取巧,千万别想考场作弊,千万别想吊儿郎当,否则,只能自欺欺人延长考期。我认为,自考体现的是一个人的综合素养,特别是自我管理能力。自考生要有对时间的管理、对自身的约束、对每个报考阶段课程的科学安排和合理把握,还要抵挡住休闲享乐的诱惑、克服无人监督时的懒散。这些全凭心有定力。

  作为全职妈妈,我更多的学习时间是在孩子熟睡后的夜晚或凌晨。“时间是海绵里的水,只要挤,总是有的。”虽然我也有过倦怠,有过焦虑,有过灰心,但更多的还是那份坚持。记不住的时候,我一遍遍看、一遍遍抄写。

  有好多次考试,天刚蒙蒙亮,我独自一人狂奔。因为离考场特别远,我顾不上吃早饭,等考完试走出考场时,饥寒交迫、头晕眼花;赶回家,天已黑,为自己简单煮碗挂面,鼻涕一把泪一把地狼吞虎咽。有时想想,这不都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后果吗?

  自考的一大好处是想学就学,不受年龄、地域的限制。如今,高教自考也建立起信息数据大平台。通过平台,考生坐在家里就能报名、报考、买教材、缴费、查询成绩、参加网课、了解自考动态等。不管过去是因家境贫寒而辍学还是迫于某种选择而停学,不管是因贪玩而荒废了学业还是由于客观因素没考上大学,过去如何都不重要,高教自考以低门槛欢迎着每名求学者。但自考毕业证含金量不低,因为它是自考生扎扎实实学习、付出许多辛苦才换来的。

  如今,我有时会在自考金融专业的微信群里跟同学谈谈感受,相互鼓励。自考路上,不是只有我一个人在奋斗。什么时候报考,该报考什么课程,大家都会互相提醒;考了多少分,考完试的感受,同学随时交流。因为,人生需要的不仅是一种见证,还有点滴的分享。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很快。对每个人来说,学习已是新常态,只要想学,什么时候都不晚。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求学路上的美丽风景,可能要穿越荆棘后才能看到。借此,劝勉和我一道自考的同伴:坚持!加油!

  (金融管理专业自考生 段林芳)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