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下雨的天水吟吟的,为闷热的夏日带来一丝凉爽。409名自考生也在这凉爽的雨天感受到晴朗的好心情。因为这一天,他们在东城区考试中心领到来之不易的毕业证书。
提早二十分钟开领毕业证书
早上8时,东城区考试中心门前已排起长队。“毕业生都来得很早,外面又下着雨,所以提前打开门为他们办理资料领取事宜。”出于对毕业生的关心,自考办工作人员把原本安排在8时30分的领取时间提前到8时10分。
走进东城考试中心大门,顺着3个白纸黑字的自考毕业证书领取箭头指示牌,毕业生程忠来到证书领取处。桌上摆满牛皮纸色的毕业材料,按照专业和序号整齐码放。工作人员根据程忠的毕业审定回单,几秒钟就定位到他的毕业材料。程忠签字领取,在工作人员专门准备的空桌前对照墙上贴的材料清单,检查牛皮纸袋中的材料是否齐全。
毕业材料除毕业证书外,还包括档案袋、毕业生登记表、毕业审定表等。自考毕业生档案都是“开口”档案(没有封口的档案)。领到毕业材料后,毕业生要将毕业生登记表和毕业审定表放入档案袋。档案袋背面已加盖密封章,毕业生自行粘上封口即可。考虑到大多数毕业生还将申请学位,北京教育考试院相关负责人建议考生,在取得学位证书及学位审定表后,将这两份材料放入档案袋封存。
知识学以致用 自考经历难忘
“麻烦您帮我拍张照片留念……”毕业生韩春江站在证书领取台前,激动地举着毕业证书,和自考办工作人员拍下一张合影。今年他57岁,终于拿到毕业证书。这薄薄的一张纸,承载着他艰辛而又快乐的学习经历。
韩春江是自考的老考生。1995年,他拿到律师专业自考文凭,走向工作岗位。在八里庄街道司法所,他把在自考专科中学到的法律知识用在为街道住户的服务中。多年过去,他望着女儿出国留学的背影,决定把精力浇筑在自考律师专业本科段的学习上。韩春江年纪不小,却能狠下功夫备考。他曾由于复习紧张而患上面部痉挛,也曾被考两三遍都未通过的国际经济法难住。凭借不懈的努力和顽强的毅力,他终于通过全部课程考试,毕业论文《浅谈人民调解协议与司法确认》也获得北京大学自考论文答辩组导师的一致认可,最终以优秀论文成绩圆满毕业。
“我参加自考不是为了一张证书,一个文凭,而是因为喜欢法律,热爱工作。所以我从自考学习中感受到特别多的快乐。”韩春江说。
考试告一段落 学习仍在路上
在这次领取毕业证书的409名考生中,205人专科毕业,204人本科毕业。其中很多人有继续学习的愿望。一些专科毕业生此刻已经开始本科自考课程的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考生孙颖就是其中一位。
领到毕业证书后,孙颖小心翼翼地装入封套。她是个不折不扣的文学爱好者,参加自考就是想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工作忙的时候,她曾一度6年暂停考试。工作一清闲,她马上又拿起书本。专科快毕业时,她报考了一门本科课程,并一次通过。现在,专科考试告一段落。接下来,本科课程将陪伴她走过愉快的学习旅程。
9时15分,朱春龙来到东城自考办帮嫂子尤姬红领取毕业材料。“嫂子特别好学,能吃苦,为了考完自考而推迟了要孩子的安排,以后还要报考研究生。”朱春龙特别崇拜嫂子。
自考在考生心里是什么?考生董女士说,就像阴雨天后出了太阳。对因各种原因未能参加高等教育的人而言,它是雪中送炭的温暖。对不在意文凭、只想学知识的人来说,它是锦上添花的斑斓。(孙梦莹 文并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