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先锋 自考是他生活中的盐 ——记驻京空军某部自考生王登甲

发布时间:2015-04-07 期号:

  王登甲是驻京空军某部的一位自考生。多年军旅生涯中,他多次立功受奖,然而他却对“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30周年优秀考生”的称号情有独钟。他说,自考是他生活中的盐,少了它,生活就少了些味道。

 

连队里那份北京考试报

  选择进入部队,放弃已考上的专科学校,2001年王登甲就这样怀揣着未竟的大学梦走进了军营。90%的高中同学都上了大学,王登甲心里充满羡慕。2005年报考军校失利,他深埋心底的大学梦像是更难实现了。

  打扫连队里的图书室时,一份红色报头的《北京考试报》吸引了王登甲的眼球。报上的自考消息向他传达着一个讯息:“通过自学考试,也能实现大学梦。”他赶忙向正在参加自考的战友请教,不久便成为一名自考生。

  在参加自考学习十年时间里,王登甲先后取得物流管理专业专科、本科毕业证书,经济学学士学位证书,解放军军事经济学院管理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证书,中国物流职业经理中级资格证书,物流经理岗位能力中级资格证书,英国皇家物流与运输学会颁发的国际物流职业经理二级证书。2010年,他还被评选为“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30周年优秀考生”,被部队树为学习型军人先进典型。

  然而,这位优秀考生的首次考试经历却不堪回首。那时他报了4门课程。由于复习不充分,他铩羽而归,懊悔之余是强烈的不甘心。他打开一个空白的笔记本,把激励自己进步的名言警句一笔一划写上去。他就用这种方式抚平了内心的懊恼,精神抖擞地开始准备第二次考试。现在,抄写励志名言已成为他长期坚持的好习惯。

  “一般考前多久开始备考复习?”听到这个问题,王登甲先是愣了一下,接着答道:“考完就直接开始下次考试的复习。”4月考试下午结束,晚上他就开始复习10月考试的课程,全年复习不停歇,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大学梦。

 

晚睡早起和收音机赛跑

  在部队学习不同于在学校,时间都是从工作安排之余挤出来的。部队有严格的作息制度,每晚9点半熄灯。经过一整天严格的训练和辛苦的工作,战友们很快进入梦乡。而王登甲要抢在熄灯前把自考书籍和资料准备好,“转移”到宿舍楼外一间不熄灯的会议室。他每晚都在那里学习两三个小时,快到12点才回去休息。为了不吵醒战友,他在楼道里蹑手蹑脚,走进房间后轻轻把书放在桌上,在黑暗中伸手摸着床沿,慢慢爬上床睡觉。

  王登甲早晨起床也是静悄悄摸黑进行的。为了争取更多学习时间,他强迫自己四五点就起床去会议室。十多年的自考时光里,战友们睡前和醒来看见的只有王登甲那张收拾得整整齐齐的空床铺。

  “啃书本”是件枯燥的事情。面对难懂的知识,王登甲难免有烦躁的时候。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买了一台收音机,锁定在音乐频道,作为孤身学习时的陪伴。有人说边背书边听音乐影响学习,王登甲却不这样认为。他专注学习时,音乐过耳不入,只是背景音,但可以提醒时间。有时他把收音机里的歌曲当成对手,要求自己必须在一首歌结束前背下一个复杂的概念。这样和自己较劲、和时间较劲,收获的是自考捷报频传。

 

患上“4月、10月自考综合征”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王登甲学习精神的影响下,战友李红军报考了自考书法本科专业,战友高远报考了英语专业。因为王登甲,军营里掀起了自考学习的热潮。

  2011年自考毕业后,王登甲却患上了“4月、10月自考综合征”。和别人的紧张、不安、手心冒汗的考前综合症不一样,王登甲的症状是想念考试。每到考试期,王登甲就浑身不自在,总会出神地回想考场里的场景:手持IC卡准考证走进考场;监考人员发卷时,充满期待又有些紧张;在考场里奋笔疾书……

  一次,听说战友高远要参加考试,王登甲比自己去考试还上心:“准考证带了么?”“铅笔、签字笔带了么?”“书也背上吧,路上还能看一眼。”“千万别紧张。根据我的经验,越放松,考试成绩越高。”叨叨念念的一通嘱咐,看着战友赶赴考场的背影,王登甲心中是隐隐的落寞。怀念自考的心,好像也揣在了战友的背包里被带往考场。

  2014年北京自考考场上,王登甲的身影再现。这一年,他报考了人力资源管理独立本科段课程。“自考让我更自信,时刻心怀梦想。”在他没有参加考试的那3年,每当瞥见角落里的收音机、书柜里做满笔记的自考教材,他就更怀念为自考勤奋努力的自己。他把自考比作生活里每天不可或缺的盐,像是离开了自考就平淡了生活的味道。

(孙梦莹)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