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教育招生考试回眸(七)平安、创新、服务 2012年北京自考三大亮点

发布时间:2013-01-11 期号:

 本报记者    徐  晗

  2012年,对于北京自考而言是平安的一年,在考试院“三个确保”的目标和要求下,北京自考在考前试卷保密、考试期间防范作弊、考试结束试卷评阅三环节确保了万无一失。  
  2012年,北京自考在专业建设上迈开创新的步伐,明确了以职工素质工程建设为着手点,创新专业设计理念与方法,改革考试评价方式,继续搭建高等教育立交桥,使“自学考试作为继续教育的重要途径、学习型社会建设重要支撑”由概念向实践迈出了重要一步。
  2012年,是北京自考考生服务措施推陈出新的一年,易宝支付的使用与网上教材销售平台的建立,为考生在业务办理与学习等环节提供了更多的方便。 
 
平安:
  2012年11月18日,当考生怀着轻松的心情走出考场时,全年的自考考务管理工作也在平安中进入尾声。为保证全年自考各项工作平稳顺利实施,北京教育考试院自考办以“三个确保”作为工作的要求与目标:确保考前试题绝对安全;确保考中杜绝有组织的集体舞弊;确保考后评卷统分不出错。
  为落实“三个确保”,北京自考考务工作以科技为武装,以制度为保障。一次考试期间,记者用手机在考点外想联系考点内的工作人员,对方却一直“暂时无法接通”。后来用座机联系上这位工作人员后,他介绍,该考点通过为考点配备屏蔽仪等设备,做到考点无线信号全屏蔽,这样有效防范了利用高科技手段的作弊。
  而当记者来到区县考试中心时,虽然已经是上午时分,但试卷保密室仍然是灯火通明。工作人员介绍,区县考试中心的保密室都是按照规定24小时不熄灯,保证多台监视摄像头可以同时正常监控。保密室外则是收发试卷的场所,虽然当时考试正在进行,并没有收发试卷的工作,但记者仍然见到一位工作人员在此地驻守。正是科技手段的广泛应用和各项制度的严格执行,确保了试卷保密和作弊防范工作等环节的万无一失。
  为确保评卷的公平公正,北京自考继续加强评卷现场组织管理,指定专人负责评卷密钥、密码的保管、分配和下发;严格按照相关规定配置网络环境和安全设置;指定专人负责考试院网络中心和局域网评卷学校评卷服务器的全程监管,并对评卷数据定期进行异地备份。
  在网上评卷过程中,自考办通过加强培训、规范试评和抽查、监控评卷质量过程等办法,保证了评卷工作的科学准确性。通过采取试评与抽查、评卷质量过程监控和评卷质量评价等措施,进一步提高评卷质量,让考生对自己的每一份成绩单都可以放心。
 
创新:
  2012年,在海淀某考点内,考场座无虚席,新专业能源管理的专业课程在这一天首次开考。海淀自考办工作人员介绍,当天考试的实考率超过9成。
  2012年,北京自考专业建设以创新性的举措稳步向前发展,一批应用型专业陆续开考,广大考生踊跃报考。部分新专业“笔试+实践”考核方式的推广为自考的人才培养模式注入全新的内涵,课程设置更为贴近企业一线员工的工作需求,这也标志着北京自考事业从发展理念等方面向着实现“三大转变”迈出了实质性的第一步。
  2011年,北京市总工会、北京市委组织部、北京市教委等11个委办局联合下发了《首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五年规划(2011—2015年)》,明确了提高职工素质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及保障措施。2012年,北京自考在首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中尽最大可能发挥作用,以开放灵活的特点满足在职职工学习的需要。
  为此,自考办与北师大合作组成开发团队,首次运用教育技术的科学方法,对总工会提出的职工素质六方面要求进行整合,通过对素质项的分析研究,开发了8门职工素质课程。随着职工素质课程开发的深入,北京自考开始尝试职工素质课程在连锁经营与管理等新开设的应用型专业中面向企业推广,在主考学校配合下,与多家企业沟通,尝试职工素质课程的植入方式。自考办目前已与多家企业达成初步的合作意向。秉持创新专业设计的理念,新一批直接面向一线企业员工的专业正在加紧酝酿,在理念上,新专业设计思路变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强调学科系统完整性为以国家和行业对职工素质要求为中心,据此设计思路提出了课程设置双核心的概念,即基本素质、岗位技能素质。开展应用型专业建设、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是北京自考的重点方向。
 
服务:
  2012年,北京自考在考生服务工作上同样推陈出新,而这也为考生提供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考生在报考前要先开立北京银行账户”,在2012年的7月自考通知中,这条常出现的提示被删除,自考网上缴费“只限一卡”的历史也宣告结束。通过去年新开通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易宝支付”,考生可以使用22家银行的网银缴费。第三方支付平台在自考缴费业务中的推出,给考生提供了很大方便。除考生可任意使用绝大多数银行的网银业务办理缴费外,利用第三方支付平台完成缴费,比原有的缴费渠道更快捷、方便、安全,同时也更容易让新生快速熟悉。
  自考缴费渠道变得更为便利,教材发售渠道同样如此。自考教材通过由自考办管理的定点发行部门向考生发售,一方面确保了考生能买到保证质量的正版教材,保证了考生的学习质量,另一方面也给考生带来了一些不便。尤其是家住远郊区县的考生,“进城买书”有时要花上一整天的时间。网上学子书店的正式营业,则在保证自考教材主渠道发行的前提下,使得考生可以足不出户购买教材,给考生学业提供了极大便利。网上书店运营以来,累计接到订单2千余份,考生从该途径购买的教材教辅等超过1万册。
 
数说自考2012:
  2012年,我市自学考试开设专业113个。其中包括专科专业61个,本科专业52个;行业或部门委托开考的专业31个;学历非学历相结合的“双证书”专业24个。
  2012年,自考办共为考生办理考籍转出937人次,考籍转入421人次,接考2868人次,免考2389人次,接待现场咨询约4800人次,接待人工电话咨询60654人次。全年为10021人办理了毕业手续,其中专科毕业生5268人,本科毕业生4753人。3810人获得学士学位。
  2012年,自考办全年组织各种形式的考试30次。其中大规模考试6次,考生21.2万人次,报考59.8万科次,注册新生3.1万人。其中自学考试有20.1万人次报考56.9万科次,非学历证书考试有1.1万人次报考2.9万科次。实践环节全年组织安排34个专业189门课程的网上报考,共报考11548科次。全年共评阅试卷354218份,其中常规自学考试329695份,非学历证书类考试24523份。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