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的价值

发布时间:2011-12-12 期号:

北京考试报记者 徐 晗

  在2011年北京培黎职业学院举办的艺术节上,一幅名叫《孔子》的画作摆在了展览会最醒目的位置。聚集在画作前的几十位在校师生都向这幅作品投来了赞叹的眼光。展览会上的多数作品都是该校学生的习作。而这幅《孔子》的作者,并非只是单纯的“票友”,而是一位拥有自己个人工作室的业内人士。他叫王春阳,一个相貌英俊的90后小伙子,同时也是一名普通的自考生。

  2009年,自幼学习美术的王春阳揣着几根画笔,从河南老家远赴北京,学习自考室内设计专业。在老师和同学的眼中,他学习认真,考试成绩总在班上名列三甲;担任班长职务,工作努力,尊敬老师,每天第一个到教室给上课的老师打开水;共青团员,入党积极分子,每月坚持写思想汇报……当时很多老师和同学还不知道,最令王春阳骄傲的事情还有一件,那就是他所有的生活费、学费都是通过辛勤工作筹集来的。

  就在入学的同一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获得了“第一桶金”。那一次,他应邀帮人创作一幅装饰画,埋头画了一天之后,挣了1200元。钱虽然不多,但却让他有了这样的感受:“我可以通过自己的本事吃饭了。”之后他就在798附近开设了自己的“莫耶工作室”。然而,创业的过程却比他想象的艰难。他曾因生意冷清而遭受过挫折,有时很长时间接不到一笔买卖。为此,他四处跑腿联系业务,小到私人居所、火锅店,大到博物馆、海洋馆,到处都留下了他奔波的身影。在798开设画展之后,王春阳的艺术才华得到了很多业内人士的赏识,再加上他通过不停跑腿积累下的人脉,王春阳接连收到了好几笔几十万的业务。

  虽然当上了“老板”,而王春阳从不将自己的身份定位为“老板”,仍以学生的标准要求自己。尽管经历了多年的打拼,王春阳在谈吐举止上已经显得比同龄人更成熟,但言语间却也透露着些许只属于青春少年的意气。比如在谈到同学时,他会说:“我很佩服我的一位学姐,她可是少数能拿到最高学府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毕业证书的人。”在谈到自己所遇到的困难时,他也会自信满满地说:“我从不服输,别人能做到的,我一定可以做到。”

  虽然已经拥有了自己的事业,可在王春阳心里,最关注的仍然是学业。长久以来,在图书馆老师的眼中,王春阳还是那个总是最后离开自习室的人。3年下来,他已经通过了专科段的绝大多数课程,学业进度比很多人都领先。尽管手头有了积蓄,可他不贪图享乐,只是在学习需要的时候才舍得大把花钱。比如为了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他曾一次掏出4万元的学费报名参加英语班。

  创业带来的机遇,王春阳没有独享,而是把自己的学弟学妹招揽到麾下,给大家自食其力的机会,锻炼自己的专业水平。事业上的成功,没有冲昏王春阳的头脑,他从不认为事业与学业是矛盾的,也不觉得有了事业就可以放弃学业。在他看来,学习与工作,都是为了锻炼自己,以为将来博取一个更高的发展平台。他始终认为赚钱并非是年轻学子创业的目的,“做一项和学习有关的工作,在实践中长本事,这才是创业真正的价值所在。”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