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实习记者 徐 晗
高考结束后,又有一批准备参加自考的新生向北京教育考试院自考办询问参加自考的相关问题。其中不少“准自考生”询问“究竟该去哪里上辅导课?”据了解,社会上的自考助学形式主要有3种:民办高校、自考业余辅导班以及网络远程辅导。这3种助学形式各具特点,分别适应了不同类型考生的学习需求,自考新生可以根据个人情况选择。
民办高校:落榜生也能上大学
几年前,外地的高考落榜生孙立同失意之时,意外收到了某民办高校寄来的招生广告。经过咨询,他发现这样的民办大学不需要入学考试,但是进入学校要参加自学考试。很多高考落榜生都是从类似的民办校招生广告中才得知自考的,而民办高校的招生对象也有相当部分为应届高考生。在全市百余所民办高校中,有很多学校开设了自考助学专业。这些专业仿照公办大学的教学模式,按自考计划开设课程辅导。考生边学习边参加自考,完成自考学业后获得自考文凭。
北京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马学雷介绍,民办大学利用自考这种学历获得方式开展自考助学,并为在校生提供相当于大学的学习环境。自考助学单位的优势在于可以为考生提供完善的教学管理和教学设施,提供良好的校园氛围,并且解决食宿问题。丰富的校园活动让自考生也能受到大学文化的熏陶。此外,不少民办高校也采取多种方式积极开拓就业渠道,这对考生毕业后的就业帮助不小。
到民办高校接受助学辅导,不足之处在于学习时间不够灵活。这就要求考生在课余时间加强学习和复习的自主性。到民办高校参加辅导费用较高,一般要一次性缴纳一学期或一学年的学费。
业余辅导班:边上班边自考
如果说民办高校是按照大学模式办学,力图让在校生获得全面的大学教育,那么自考业余辅导班则是将办学重心放在了自考的助学环节上。北京京海研修学院院长赵凤敏介绍,对于多数自考专业而言,重要的考试都分布在4月、10月,而学校的教学环节也全部按照这两个时间节点进行设置。记者从其他业余助学机构了解到,这些学校一般会在考前一到半个多月结课,给考生留出充足的复习时间,考生学完一门就可以考一门。
在此类业余助学机构中,除部分学校同样招收全日制学员外,更多的学员是边上班边参加自考。业余培训多利用晚上和周末上课,工学矛盾小,时间更灵活。业余辅导学费较低,更适合工薪族。
北京开能学校相关辅导老师建议,参加业余辅导的考生,要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来选择辅导课程。如果考生刚参加自考,感觉专业课程的整体难度较大,可以在辅导班内全程学习。已经通过不少课程的考生,则可以针对一些难度较大的课程,报名参加单科辅导。
考前,一些业余辅导班还会开设串讲课。串讲课一般教学进度较快,由辅导老师带着考生归纳、梳理知识点,有助于理解和记忆,为最后总复习带来方便。考生要在充分复习的基础上再报串讲班,否则很难跟上进程,短时间内也难以理解消化串讲内容。
远程辅导:在家学
网络助学是近年兴起的一种新的助学形式。与传统助学方式相比,网络助学的优势在于不受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只要有电脑、能上网,就可随时随地学习。对于主要依靠自学的考生而言,网络助学成为一种辅助学习的方便手段。华夏大地远程教育网络服务公司市场总监田阳介绍,网络助学的一大优势在于价格比较低廉,降低了考生的经济负担,同时考生不用在住所与学校之间往返奔波,降低了时间成本。
一位正在参加网络辅导的考生介绍,网络辅导灵活性强,学习起来不必跟着老师走,复习时可以反复观看教学视频,有不懂的地方还可多听几遍,不用担心记笔记跟不上老师的讲课速度。除了收看视频,还能在网站上下载配套学习资料,非常方便。
但是,网络助学对考生学习的自觉性有很高要求。助学机构对于考生的教学管理存在一定难度。虽然大型网络助学机构都提供教学咨询服务,但老师和考生之间还是缺少面对面沟通。
建议:多种助学形式可交叉选择
上述3种助学形式各有优劣。很多助学机构都交叉开设两种助学业务以扬长避短,达到优势互补的效果,比如有些业余辅导班主动建立自己的远程教育网络,一些网络助学机构也采用“远程加面授”的方式弥补单一远程教育的不足。不少在业余辅导班上课的考生在家时也参加了远程教育的学习,也有不少民办校考生考试之前会参加考前串讲。因而,考生可以针对自身条件先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一种助学形式学习。如有需要再选择其他的助学形式作为辅助。
北京教育考试院自考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很多自考新生询问参加自考在哪里上课。其实自考作为一项考试制度,并没有指定特定的学习方式。考生既可以自学,也可以参加助学辅导。辅导本身不能替代教材阅读的自学过程。无论选择哪种助学方式,考生在学习时还是要立足于对教材的理解和掌握。此外,考生参加辅导可选择有信誉的助学机构,不可盲目相信诸如“包过”、“押题”等夸大宣传,更要谨防不法分子以助学之名,行诈骗之实。
参加自考不要“差不多”
7月自考将至,有些考生反映自己复习得差不多了,考试及格应该也差不多。然而笔者认为,复习自考课程,切勿抱着“差不多”的态度,还是要树立更高目标,争取获得更好成绩。
以往考生经验表明,复习时抱着“差不多就行”的态度,而考完试常会成绩“差一点及格”。这类考生复习凭感觉,觉得做做往年试题就能及格。然而自学考试是对教材知识的整体性检测,偶尔有重点知识重复出现在考题中,但每张试卷所考查的知识点都会有所不同,考生也不可能在考前就猜出这次会考哪些知识点。经常有考生走出考场后感慨:“怎么这道题以往都没出现过?”然而仔细翻看教材就会发现,其实试题的答案就写在课本里,所考查知识点并没超纲。如果复习时漏洞百出,只满足于把握大概的知识框架,考试时就难免漏掉得分点。
由于自考通过全部课程即可毕业,很多考生认为“及格就万岁,多一分浪费”。然而能否拥有一张漂亮的成绩单,对于考生就业十分重要。学历是对学习成果的证明,而成绩单则是对学习过程的证明。学历相同时,就业者之间的竞争就会在其他方面展开。很多用人单位都将平时成绩作为录用员工的重要依据之一,民办校往往也会率先向用人单位推荐那些平时学习成绩优秀的考生。而如果在成绩上相形见绌,在岗位竞争时也就缺乏了相应的优势。
当然,考生无需在成绩上过于苛求自己。自考并不容易,每一门合格的单科成绩都凝结着考生辛勤的努力。考生也没有必要对60多分的成绩感到不满意,成绩平平不意味着肯定无法找到理想的工作。不苛求结果的完美,不代表不苛求过程的完美。考生在自考复习时,还是要以系统理解教材,牢固掌握知识为学习的最终目标,全力以赴,争取以最好的复习成果换来最满意的成绩。抱着“差不多就行”的态度参加自考,成绩就常常不能尽如人意,因为学习上差之毫厘,其结果往往就谬以千里。
(徐 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