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万学生就读北京民办高校

发布时间:2010-01-11 期号:

  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任卫军)  内蒙古女孩儿张露今天正在参加1月自考,她去年放弃了上当地本科院校的机会,来到北京的一所民办高校读她喜爱的影视艺术设计专科。记者从北京民办教育协会获悉,像张露这样的北京民办高校在校生有近20万人。
  据统计,北京目前从事学历教育的民办高校有15所,非学历教育民办高校有82所。其中,学历教育人数约6万,非学历教育人数近14万。
  从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纵向来看,民办高校已出现了两次发展的黄金期:第一次出现在上世纪80年代,当时大量知青返城,学习愿望迫切,促进民办高校发展;第二次黄金期出现在1990年至2000年前后,应、往届高中毕业生参加自考热催生了民办高校10年的辉煌期。
  北京民办教育协会副秘书长马学雷表示,与近30年来两次辉煌期相比,北京民办高校发展近年出现了“分水岭”,经过市场的重新洗牌,办学质量好、信誉好的学校率先跃上“金字塔”塔尖,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学校被淘汰出局。
  截至去年9月底的统计,北京民办高校招生总体数量比往年略有下降,但并未出现先前媒体报道的下降6成的情况。一些有品牌、有专业特色、教学质量高的学校招生人数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有所增加。
  北京培黎职业学院党委书记余临介绍,该校施行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两条腿”走路,近年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先后开设了摄影、证券等定向就业班,受到学生和社会好评。
北京美国英语语言学院副院长铁艳表示,该校有中外专、兼职教师400多名,其中外籍教师40多名。强大的外教阵容,保证了学校以外语为主的特色办学模式,对考生有很大的吸引力。
  北京人文大学常务副校长陈蓓洪介绍,该校成立了对外合作交流中心,积极与国际接轨。在连续两年的赴美带薪实习活动中,他们共输送了28名学生,使得这些学生开阔了视野、增强了就业竞争力。
  马学雷认为,北京民办高等教育机构目前正在从自考助学教育向适应市场、企业需要的专业性、复合型人才培养方向转变。经过3至5年的发展,北京的民办高校应该能够形成适应社会与市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稳定的办学模式,会在现有基础上有更好的发展。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