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助学机构招生一靠诚信二靠特色
发布时间:2010-05-27
期号:
眼下,自考助学机构正在动员师生做好秋季招生宣传,行动早的已派人驻扎外地招生了。面对计划外生源越来越小的这块“蛋糕”,自考助学机构该如何揽生源呢?笔者认为,还得靠诚信招生、特色办学和学生口碑。
助学机构揽生源要靠诚信。经历去年的招生“严冬”后,不少助学机构今年已早早动手了。甭管投入多大的宣传经费,关键还得靠诚信。如北京某助学机构每年如实宣传,不回避教学点分散等弱点,相反以教学质量高赢得学生信任。市教委今年要求民办高校在招生广告宣传中禁止使用“100%就业率”、“100%考试通过率”等承诺性用语。利用夸大或不实宣传,校方即便把学生忽悠过来了,也难留得住学生。到头来,吃亏的不光是学生,学校也会落得“竹篮打水一场空”。
助学机构揽生源靠特色办学。据统计,在北京民办高校鼎盛时期,针对自考的非学历助学机构一度达到了120余家,而现在已不足50家。民办高校正面临着两级分化。一些靠特色办学的自考助学机构冲出困境,走上了良性发展道路。如有的以外语为特色,有的以IT培训为优势,有的专门针对都市白领做学历培训。当办学有了特色,成了某方面的培训权威,也就不愁没有生源了。
助学机构揽生源靠学生口碑。所谓“金杯银杯,不如学生的口碑”。即便学校在宣传广告上列举了一系列的“荣誉”、“奖杯”,也不如学生的良好口碑来得实惠。如北京某助学机构,尽管宣传不多,却因聘请的教师权威,自考通过率高,深得在职考生的青睐。
对于自考助学机构来说,生源关系到学校的存亡。如果助学机构仅寄希望在宣传上投入人力、财力,而不履行诚信招生承诺、不靠特色办学赢得学生口碑,最终很难留住学生。
(任卫军)
助学机构揽生源要靠诚信。经历去年的招生“严冬”后,不少助学机构今年已早早动手了。甭管投入多大的宣传经费,关键还得靠诚信。如北京某助学机构每年如实宣传,不回避教学点分散等弱点,相反以教学质量高赢得学生信任。市教委今年要求民办高校在招生广告宣传中禁止使用“100%就业率”、“100%考试通过率”等承诺性用语。利用夸大或不实宣传,校方即便把学生忽悠过来了,也难留得住学生。到头来,吃亏的不光是学生,学校也会落得“竹篮打水一场空”。
助学机构揽生源靠特色办学。据统计,在北京民办高校鼎盛时期,针对自考的非学历助学机构一度达到了120余家,而现在已不足50家。民办高校正面临着两级分化。一些靠特色办学的自考助学机构冲出困境,走上了良性发展道路。如有的以外语为特色,有的以IT培训为优势,有的专门针对都市白领做学历培训。当办学有了特色,成了某方面的培训权威,也就不愁没有生源了。
助学机构揽生源靠学生口碑。所谓“金杯银杯,不如学生的口碑”。即便学校在宣传广告上列举了一系列的“荣誉”、“奖杯”,也不如学生的良好口碑来得实惠。如北京某助学机构,尽管宣传不多,却因聘请的教师权威,自考通过率高,深得在职考生的青睐。
对于自考助学机构来说,生源关系到学校的存亡。如果助学机构仅寄希望在宣传上投入人力、财力,而不履行诚信招生承诺、不靠特色办学赢得学生口碑,最终很难留住学生。
(任卫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