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等级考试上周末举行 一笔一画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发布时间:2020-11-30 期号:

 北京考试报记者  蔡文玲

2020年书画等级考试上周末举行。在中国农业大学附属小学考点毛笔书法考场内,上至65岁老人,下至5岁孩童,近300人同考毛笔书法。各年龄段考生在一笔一画中共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雪中开考服务暖心

1121日凌晨,天空飘起雪花,7时左右已逐渐变为中雪。但寒意没能阻挡考生参加考试的热情。8时整,农大附小考点测温棚前已排起长队。考虑到考生多为小学生,为减少雨雪天气下考生和家长的等待时间,考点校提前开放测温和健康宝绿码核查。

“您好,请出示您或孩子的健康宝绿码。”“请从测温棚通过。”测温棚两侧,安保人员不时提醒考生和家长。考生通过红外测温棚,体温检测合格后进入考点。“您的考场在一楼走到尽头的教室。在门口签到后给手消毒再进入考场。”在南楼一层入口处,专职工作人员负责查看考生准考证,并引导考生准确找到考场。

农大附小副校长丁保龙介绍,这次考试是学校组织书画等级考试以来考生人数最多的一次,且以社会考生为主。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学校提前多次进行疫情防控全流程演练和应急演练。从技防和人防两方面提前布置,设置候检区、测温区、证件查验区、观察区、上下行指示标识等,疏通人员,避免聚集;利用红外测温设备为考生测温,配备卫生室教师和多名安保人员,确保疫情防控下考试的安全、高效。

因为考生年龄跨度大,小考生多,学校提前做好了暖心安排。书法教师高扬介绍:“因为参加书画等级考试的考生以低年级小学生为主,所以我们会把每一个细节做到位。为防止小考生走错考场,我们增加了引导员。根据以往经验,很多小考生不会折宣纸,我们就提前培训了监考教师,指导和帮助考生正确折纸。为了防止小考生贴错条形码,我们在考试即将结束时会再次核对他们的二维码,提醒他们正确粘贴,个别年龄小的考生由监考教师帮助粘贴。”

老青少考生同写毛笔字

毛笔书法考场内,考生临摹或创作楷书、隶书、行书等不同字体。与其他考试不同,参加书画等级考试的考生多是出于兴趣。考生可根据自己实际水平报考任意级别,所以考生年龄覆盖范围较广。

在三级考场内,既有五六岁的孩童,也有十五六岁的中学生,还有成年人。开考后,一名小考生拿着毛笔专心致志地在宣纸上书写“未”“左”“右”。与其他考试不同,书画等级考生只要专心写出自己最好的水平,就能获得满意的成绩。自学书法不到一年的考生刘女士表示,业余时间练习书法可以让自己静下来,用心体会汉字的结构。这是她第一次参加书法考级,就是想体验一下,再了解一下自己的学习效果。

高扬老师介绍,毛笔书法考试从笔法、结构、章法等方面全面考查学习者的临摹能力和创作能力,要求书写规范、美观、流畅。还考核相关书法文化知识和审美素养,如繁简字、汉字源流、书法史、书法文化、书法赏析等。一楼考场均举行三级考试,考生人数最多。三级主要考查临摹能力、用笔的基本方法及书写习惯与书写规范,尤其是起笔、行笔和收笔的方法。

北京教育考试院社考办有关负责人介绍,书画等级中的毛笔书法考试是面向书法学习者书写技能水平和书法文化素养的测评。从汉字书法的知识、技能与审美三个维度逐级考察学习者临摹与创作、常识与理论、鉴赏与评价等方面的专业素养。毛笔书法等级考试强调通过科学、规范、系统的测评,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报名不受年龄、职业、学历、国籍等限制,考生均可根据自身学习情况和实际能力选考相应的科目和级别。

考试实行百分制计分,以等第形式通知考生成绩。成绩等第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等。考试成绩优秀者,在证书上注明“优秀”字样;考试成绩良好者,在证书上注明“良好”字样;考试成绩合格者,在证书上注明“合格”字样。

北京最大考生65

三楼七至九级考场的考生与楼下考生截然不同。他们像参加文化课考试一样,要先答一张关于书法知识的试卷,之后进行书法练习,最后才正式开始书法创作的考试。他们的考试时间也更长,最长的达3小时。

今年65岁的杨万强是本次书法考试中年龄最大的考生。他坐在考场的最后一排,因为考试字体为草书,他半弯着腰,在宣纸上行云流水地书写着。杨先生说,相比楷书和行书,他更喜欢草书,能写出毛笔字的顺畅和抑扬顿挫,同时又很具美感。他考的级别除了要求熟悉经典碑帖,还要有较好的鉴赏评价能力,对审美观的要求很高:通过创作和临摹结合,点画灵动,结构及章法完整统一有变化,要能在学习传统的基础上有个性表现。

52岁的陈光报考了毛笔书法最高级九级。因为对毛笔书法兴趣浓厚,他在工作之余坚持每天练字一至两小时。考到九级不容易,因为除了练习书法还要在临摹基础上把握汉字书写的基本规律,并逐步提高创作能力,全面了解书法史及文字学知识。如要了解汉字形体演变与结构的基本知识,熟悉书法史上书风演变的线索和背景。理论考试还要求了解具有代表性的书法家和作品,从用笔、结构、章法、风格、审美等方面欣赏书法作品,感受书法的美,认识中国书法的丰富内涵和文化价值。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