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国家公务员笔试结束 申论公文写作取代传统写作

发布时间:2019-12-02 期号:
北京考试报记者  蔡文玲
  上周日,96.5万考生参加了2020年国家公务员招录公共科目笔试。本次国考,申论取消大作文,变为考查应用文。
 
取消大作文公文写作注重应用
      11月24日17时,国家公务员笔试结束。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考点外,出场的考生在议论申论考试的一个变化:最后一道大题不是传统的文章写作,而是公文写作。公文写作题目更加注重实际应用,也就是岗位职责是什么就考什么。很多考生对此表示赞同。
  据了解,2009年至2019年的国考,申论的最后一道题一直是写作题。但本次的申论考试,传统的写作题被舍弃,以“公文写作”代之。与传统的写作题不同,公文写作是在具体的工作场景中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实现了写作专业能力和实务工作能力的融合,更加符合用人要求。其实,在实际工作中,大部分公务员从事具体工作,文字工作不是其主要能力项。试题的这种调整使公共科目的考查更符合大众岗位要求,也就是符合做什么考什么的基本原则,体现了命题愈加科学合理。
  华图教育公务员培训教师余正凯分析,公文写作是近几年国考申论考试中频繁出现的题型之一。本次公文写作类题目有三个特点:一是数量上占比高,副省级与市地级两套卷子各出现了两道公文写作题,占总题量的40%;二是分值上占比高,副省级试卷两道公文题目分别是25分、30分,市地级试卷两道公文题目分别是20分、30分,分别占两套试卷总分值的55%与50%;三是要求更全面,特别是答题字数上的要求比以往更多。
 
题型丰富突出考查能力
  考生回忆,本次申论考试的命题虽有变化,但依然有规律可循:两套试卷的“作答要求”部分传承了往年设计五道题的思路;题目类型也覆盖了“概括归纳”“要素分析”“解决问题”“公文写作”等,都是往年出现过的题目类型。过去几年的申论考试会有“词句理解类”题目,但根据考生考后反馈的信息来看,本次申论考试无论是市地级试卷还是副省级试卷均未涉及此类题目。
  华图教育培训教师李祥宇分析,申论考试题型丰富且有规律可循。如本次考试,试题包括:谈谈老马是怎样“当好基层这根‘绣花针’”的(对策题),如何解决搬迁问题(对策题),写出情况介绍提纲(应用文写作),分析三个市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对策题),写一份莱康村参评的推荐材料(应用文写作)。
  申论考试的每一道题都是具体工作场景的再现,而且对于市地级和副省级的命题区分比较明显,各自的材料内容、题目所涉事务、虚拟身份等都对应岗位层次。考生要把自己置身于实际的情境中才能答好题。这就是考查考生所具备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考查会淘汰一些“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考生。
 
内容包罗万象重点突出
  从本次考试内容来看,市地级考试聚焦于基层工作,副省级考试更侧重领导机关的宏观决策。简单说就是岗位职责干什么就考什么。大部分的命题点来源于国家大事、发展战略、高精尖科技成果、百姓生活等方面,国家发展战略、脱贫攻坚进展、时代楷模精神、党内监督推进……都是命题点,需要考生对政府工作实务有细致的了解。
  考试涉及的内容包罗万象,但又有规律。考试关注的话题都是一些新成就、新技术、新理念、新思想,总而言之就是各方面的“新”东西,如3D打印心脏、改善群众生存环境、外交新理念、5G通信技术、文学创作新问题等。这些内容在纵向上要求考生能够了解现在和长远的发展,横向上要求考生能够了解社会的方方面面。考生要想进入国家公务员队伍,需要广博的知识面。
  华图教育公务员培训教师李曼卿分析,总体上看,本次考试的命题更加科学,也充分体现了党对公务员队伍的要求。这次考试题目的特点和变化,对有志于进入公务员队伍的考生的备考有很好的参考价值。考生要积极看待这些特点和变化,梳理自己的优劣势,着力拓展知识面以及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努力让自己贴近国家公务员的基本要求。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