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蔡文玲) “你今天登的是哪座山?华山、泰山还是黄山?”“你去的是哪个湖?洞庭湖、太湖还是青海湖?”12月16日,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结束,翻译题成为考生讨论的热点。无论考生面对的是山川还是湖泊,四六级考试都需要灵活多变的答题方法和大量的词汇积累。
当天11时20分,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结束。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考点信息管理专业学生侯燕表示,自己是第一次考四级,感觉整体难度不大。作文和阅读的内容都围绕平时接触的一些话题。作文主题是如何处理学生和老师的关系,阅读涉及老鼠和鸽子对人类的好处、在校考试和在家考试的利弊等。翻译考试题目是介绍华山,室友的题目是介绍黄山,虽然看起来比较容易,但动笔写却有不少拿不准的地方。对下午的六级考试翻译题目,考生反映,围绕三个湖泊的介绍,长难句较多,翻译起来也有一定难度。
北京新东方学校四六级教师董仲蠡分析,很多考生觉得翻译题有难度,主因就是单词不会拼写。其实,对不会拼写的单词,考生可在考场灵活处理。比如,黄山那篇文章考查一个词“灵感”,很多考生不会拼写。灵感可理解成感觉,写成feelings即可。泰山那篇文章出现“据记载”,很多考生不会拼写,但会写“据”,即according to。记载其实就是历史,这句就翻译出来了。
对六级考试的翻译题,不少考生觉得难。到底难在哪些地方?新东方四六级教师罗宇分析,关键就是答题时间不够。大纲建议半小时完成六级翻译。但实际上,如果考生按照选词填空、段落匹配以及仔细阅读的顺序答题,最后用于翻译的时间就只有不到20分钟。相应的解决办法是,优化答题时间和答题顺序。在做卷二时,可把翻译放在选词填空前做,因为翻译题一个自然段如果只翻译一半,很可能被扣一半分数。但如果先做翻译,再做选词填空,翻译答题时间就较充裕,考生可把段落的基本意思表达清楚、完整,拿到7至9分。所以,再考六级以及备考时,考生要把六级翻译的答题时间控制在25分钟以内。
此外,每年的六级翻译题生僻词汇较多,尤其是六级里出现的时事热点话题较多。比如,今年考太湖、陶瓷业,以前考过丝绸之路、改革开放等。如果考生不会直接翻译,可在掌握清楚意思的基础上,用自己掌握的词灵活替换和解释,表达句子的意思。
六级翻译题里句子过长,长难句出现的频率较高,尤其是今年关于青海湖文章的第一句话,逗号就不止5个,且既有青海湖的面积,又有青海湖距西宁市的距离,还有青海湖的地理位置。考生遇到这些结构复杂、难以理解的长句子怎么办?可分三步走,第一步找到这句话的主干成分,即它的主谓宾或主系表结构。第二步找到主干之外的修饰部分。第三步是灵活地拆分与合并句子。比如,青海湖那篇文章的第一句话较长,可把其有关地理位置的表述拆分成第一句话,把其最低处和最高处的表述拆分成第二句话。
如果考生希望取得理想的成绩,就要多看英语新闻,如央视新闻、《环球时报》、《中国日报》等。这些新闻的英文翻译具有权威性,同时有配套中文。考生可通过相关的微博以及一些APP练习翻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