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备考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什么?

发布时间:2017-10-17 期号: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即将拉开帷幕。考生关注考试的内容、题量、考查趋势等问题。深入研究往年考试情况和考纲,会对备考有帮助。

  按照以往大纲,国家公务员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考查与公务员职业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涉及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5个模块。通过这5个模块考察公务员应具备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等。

  从2015年开始,行测部分分为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以下简称副省级)、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以下简称地市级)两套试卷。从往年试卷看,副省级行测试卷为135道题,地市级行测试卷为130道题,总题量上差了5道题,这5道题主要少在数量关系上。

  通过对过去3年的大纲研究,结合国考行测往年试题,在对各个模块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和细化后会发现,副省级和地市级试卷的考查不仅在题量上做了区别,还从考点上进行了精准匹配,真正体现了国考行测命题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同时随着招考机关对考生综合能力要求的不断提高,各部分的考查方式更加灵活多变,更加综合,以确保与岗位的最大匹配性。下面结合往年试卷,对各模块的考查情况进行简要分析,希望对考生的备考有所帮助。

  1.常识模块。题量约20道,考点涉及较广:国情、社情、政治、哲学、党史、法律、地理、历史、管理等。考查模式、形式更加丰富成熟,比如出现图文并茂的常识判断题、谚语等,都对考生提出了更高要求。常识判断的内容可能会围绕国情社情、历史人文进行考查。省部级和地市级的试卷中,前者侧重考查人文常识,后者则偏重考查法律常识。

  2.言语理解与表达。题量约40道,涉及三大题型:逻辑填空、阅读理解、语句表达。结合2017年国考的变化来看,副省级试卷多考查了2篇篇章阅读。在考查形式和思路上,多词填空、语句连贯、主旨观点题仍是重点,同时标题添加题和上下文推断题等经典题目也多有出现,考生仍要在语境练习上多下功夫。

  3.数量关系。虽然在过去几年的大纲中,数量关系一直包含数字推理和数学运算两部分的内容,但从近几年的国考试题来看,数字推理考查的概率不大。数学运算这部分的考点较多,一般重点为:工程问题、行程问题、经济利润问题、容斥原理、排列组合问题、概率问题、几何问题、最值问题、统筹推断优化问题等。考查仍然会考点模糊化设计题目,将各基础内容进行综合,加以延伸。如果考生不加以练习,数学运算仍然是行测取得高分的最大障碍。

  4.判断推理。判断推理主要涉及4大题型:图形推理、类比推理、定义判断和逻辑推理。这部分的题目要求考生有较强的分析推理能力和扎实的基本功。按照往年考生的反馈,这部分内容是考生能否取得理想成绩的关键。省部级的题目和地市级的题目可能会在图形分组和逻辑推理上有所区别,前者难度会加大。

  5.资料分析。这部分重点考查的仍是基期量、增长量、增长率、比重、平均数、倍数等相关知识。从近几年考试内容来看,考查模式有所创新,材料分析难度加大,同时计算更加灵活,因此对考生的要求更高。省部级在篇数上可能会与地市级有所不同,但涉及重点基本一致,要求考生掌握常见的统计概念以及速算技巧,达到快速确定答案的目标。

(华图教育辅导老师  王文文)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