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蔡文玲)记者从教育部获悉,下半年起,参加中小学教师资格试点的省份将增加考试科目,初中、高中、中职文化课类别增设心理健康教育、日语等科目,小学类别在面试中增加小学全科等科目。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改革试点涵盖除内蒙古、西藏、新疆地区以外的各省份。师范生参加教师资格考试的人数逐步增加,试点省份和考生对开考心理健康教育、日语、俄语、小学信息技术、小学全科教师等学科需求十分强烈。
为确保教师资格考试改革试点顺利推进,满足师范生对相应学科教师资格认定的需求,今年下半年起,各试点省份的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初中、高中、中职文化课类别增设心理健康教育、日语、俄语学科;小学类别面试增设心理健康教育、信息技术、小学全科学科。
上述各类别新增学科的笔试科目一、科目二与已开考学科一致,初中、高中、中职文化课类别新增学科的笔试科目三《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结合面试一并考核。新增学科的面试暂由各试点省份和部属师范大学自行命题和组织,待条件成熟后再由全国统一命题。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包括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申请认定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教师资格、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和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者参加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
考试包括笔试和面试两部分。笔试各科成绩合格者,可参加面试。笔试采用多种类型试题,强化能力考核。题型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其中,非选择题包括简答题、论述题、解答题、材料分析题、课例点评题、诊断题、辨析题、教学设计题、活动设计题。笔试各科考试时间均为120分钟。面试使用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研制的面试测评系统,采用结构化面试、情景模拟等方法,通过备课、试讲、答辩等方式进行。
相关链接:新增科目后考试科目
(1)初中科目三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思想品德、历史、地理、音乐、体育与健康、美术、信息技术、历史与社会、科学等15个科目,新增心理健康教育、日语、俄语3个科目,共18个科目。
普通高级中学和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科目三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历史、地理、音乐、体育与健康、美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等14个科目,新增心理健康教育、日语、俄语3个科目,共17个科目。
(2)幼儿园面试不分科目。小学面试科目包括语文、英语、社会、数学、科学、音乐、体育、美术等8个科目,新增心理健康教育、信息技术、小学全科3个科目,共11个科目。中学面试科目与科目三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