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记者 蔡文玲
教师资格国考面试上周末举行。因考生以非师范专业为主,教学经验和课堂教学技巧成了最关心的话题。不少考生提前两个多小时到达考点,现场向考生和过来人取经,希望在面试中取得好成绩。
写教案,留时间捋思路
5月20日10时,在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考点外,一些考生打着遮阳伞在看书,还有些考生在树荫下聊经验。非师范生考教师资格,最大的难题就是面试,现场讲好一节课并不容易。
教案怎么写?大部分考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摸到了一些门道,但考场经验却不足。“抽完题不能把20分钟全用来写教案,要把时间分成几份。”“那都做什么呢?”“写之前先用2分钟梳理思路,写10至15分钟教案,剩下的时间把讲的内容顺一遍。情境导入方式如何设计、在哪里师生互动,都要标记清楚。”刚刚考取教师资格证并成功签约一所公办学校的考生张静,介绍了自己的面试经验。旁边两名考生听得很认真,参加下场考试的她们提前到考场就是为了能充分准备。“遇到已经考过的考生,要好好请教。”一名考生表示。
张静提醒,教案不能太详细,否则时间不够用。写好重难点、教学目标后,主要还是构思课堂上要讲的内容。
试讲时,小紧张巧应对
教师资格面试就像一场招聘考试,考生感到紧张实属正常。这时,考生要有一些巧妙的应对方法。正所谓“术业有专攻”,当过教师的人对此很熟悉,准备改行的考生难以悟到其中的窍门。
“就怕一上台,什么都不记得了。”考生李珍第一次参加教师资格面试,内心忐忑。从事文职工作的她笔头功夫可以,要正经讲一堂课却很紧张。虽然她在家模拟试讲了几次,但对面试还是不太自信。考场外,她一直向其他考生请教经验。“很多人都紧张,但有一些小技巧可以应对。”张静传授了自己的经验,“比如设定好的探究活动忘了,可在适当时机再加进去。可以让学生说说对老师的看法,有什么意见,或有什么更好的方法等等。这些可以加在课堂的很多地方,也不会显得突兀。切不可为了活动而活动,否则会显得生硬。”
课堂上,了解学生熟悉知识
面试结束后,很多考生会发现,面试失利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过分重视课堂活动,而忽略知识点的讲授。一些看似简单的小学课本内容,要讲明白讲透彻也需要一些教学技巧。
对于面试,每个考生的复习方法不一样,有的看教科书,有的人看视频,其实两者结合才有好的效果。毕业于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的考生周姗姗说,一开始上讲台会有些紧张,但讲着讲着就放松了。在抽到考试题后,她根据之前熟悉的低年级教材,确定这是小学四年级的知识,在课堂导入时就运用低年级的知识点,逐渐把知识点讲透彻。
一位工作10多年的考生因为要做托管班,所以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对于学生成长规律她很熟悉,但对知识点如何运用心里没底。张静建议她,可从玩具教具入手来引起孩子的兴趣,再讲内容。课堂上可多和身边案例结合,以活跃课堂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