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许 卉) 7月15日,2016年世界青年技能日主题活动在北京工贸技师学院举办。记者在活动上获悉,到2015年底,北京市技能人才总量达311.65万人。
市人力社保局职业技能建设处有关负责人介绍,本市近年出台一系列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措施,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出台了首都中长期高技能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高技能人才百千万带动计划、首席技师工作室管理办法等一系列高技能人才规划和政策保障措施,树立终身职业培训理念,形成有利于青年技能人才成长的制度环境。
本市构筑开放多元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形成6所技师学院为骨干、9所高级技工学校为支撑、12家市级公共实训示范基地和15家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为基础的技能人才培养示范群,达到年培养高技能人才5万人的规模。
本市统筹推进技师工作室、职工创新工作室和首都职工自主创新成果表彰及推广活动;坚持高端发展方向,已建成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7家以及市级首席技师工作室100家、区级59家、企业级110余家,工作室直接培养青年高技能人才1.2万余人,实现技术发明50余项,进行技术革新改造180余项,创造经济效益2亿余元。在全市评选出的510家创新工作室和2000余项创新成果中,有青年职工主导的占比超过5%,整体团队中青年员工占比超过50%。
同时,本市建立高技能人才研修机制。委托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高校和技工院校,组织开展以前沿理论、技术革新为主要内容的技师研修培训。截至2015年底,已组织开展115个班次、58个职业的4025名技师参加研修,其中33.5%为青年高技能人才。
本市还建立市级高技能人才评选表彰制度。组织开展有突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和享受市政府技师特殊津贴人员评选,分别有120名、339名生产服务一线高技能人才受到表彰奖励,其中青年技能人才占13%,每人获得一次性奖励3万元。
为促进青年职工职业创新发展,本市还开展职工发展助推计划。获得国家一级、二级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分别可获得2000元、1000元资金资助。自2013年以来,获得助推资格的青年员工达2954人,占全部助推人数的39.3%。
为培养技能人才,本市还搭建了市赛、国赛、世界赛三级竞赛选拔平台。自2011年以来,举办市级青年职业技能大赛53项,开展适合青年特点的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宣传展示以及青年文明号、青年岗位能手、青年创新工作站、巾帼文明岗等评选活动上万场次,共有1833个集体和1663人受到表彰,平均每年吸引超过60万人次青工参与行动,选拔一批具有高超技能和创新能力的“青年工匠”,营造首都崇尚劳动光荣、弘扬工匠精神的良好社会氛围。
在2013年第5届、2014年第6届全国数控大赛中,北京队均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名,并摘得职工组等4个项目冠军。其中,第6届获奖选手全部为青年技能人才。在2015年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上,本市世赛实训基地训练的3个项目选手全部获奖,并实现“技能奥运”金牌突破。数控铣项目夺得金牌,时装技术项目取得铜牌,数控车项目获得优胜奖,获奖选手全部为青年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