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记者 蔡文玲
5月5日,在海淀区申请的教师资格证陆续发到考生手里。拿到证书的那一刻,这些考生离正式成为教师又近了一步。在领证现场,记者采访了几名考生,把他们的经验传递给即将参加5月21日、22日中小学教师资格国考面试的考生。对于面试,几位过来人建议,在把握考场节奏和自身状态的同时,要把自己当成一名教师,融入角色,才能取得满意的成绩。
备课试讲把控时间
首都师范大学小学教育专业研一生胡佳刚刚领取教师资格证,对于面试仍记忆犹新。在面试现场,她遇到的最大问题是时间把控不好,设问和课堂互动过多,影响最后总结。
面试前,胡佳抽到的题目是初中英语的语法加阅读。为了让课堂生动,她在教案中设计了几个互动话题,希望能够让语法和阅读课不那么枯燥。但是在准备时,她忽略了时间的问题。试讲时,前面过多的互动、提问、评价占据了一半多的时间,以致到试讲时间结束,她还没有做最后的总结。
因此,胡佳建议考生在做教案时,把试讲的10分钟进行拆分,新知识讲解、课堂提问、学生评价、课堂总结,具体每一项用几分钟都计划好;然后按照每一项的时间进行试讲。考试时,考生可以根据抽到的题目,进行适度调整,在教案上标注时间,时间实在不足时,可以舍弃一些设问和评价,直接跳到最后一步。
从候考、抽题、备课、回答规定问题、试讲到答辩,结构化面试和情景模拟方式结合的面试方式,都需要考生把控时间。作为教师,课堂的时间把控也是要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
面试前积累实践经验
海淀区四季青某幼儿园在职教师张英华说,教师资格面试,主要考查考生是否具备教师基本素质和能力。所以,讲课的经验就显得尤为重要。张英华认为,顺利通过面试拿到教师资格证,与她积累的实际教学经验分不开。
张英华说,很多考生面试不过,主要是经验不够,试讲的经历太少。考试时,她抽到的题目是小班科学和中班主题绘画。因为感觉自己绘画方面稍好一些,她就选择了主题绘画。但“植物的面具”这个题目却是她之前从未接触过的。要利用20分钟完成教案和教学设想,难度比较大。好在之前积累了一些实际教学经验,她很快根据幼儿的特点,把主题绘画从单纯的植物,延伸到环保,再到如何保护植物、为什么保护植物。
面试不试讲,就是纸上谈兵,即使掌握了丰富的教育常识,对教学能力测试没有把握,也很难通过面试,这也是大部分考生面临的问题。那么,如何积累经验?张英华说,对着镜子多讲几次或者对着同学讲,从动作、语言、眼神、表情,到教学目标、课堂提问、课堂评价都能发现并改正问题,问题找到了,要改就容易了。
心态放松气氛活跃
北京理工大学化学专业研一生王淼第一次参加考试,就能取得教师资格证,凭借的除了扎实的知识还有良好的心态。虽然准备得不是特别充分,但因为没有就业压力,所以王淼活泼的性格在课堂上发挥得很好。
王淼本科和研究生学的都是化学,但报考的却是初中数学。虽然她有辅导机构兼职经验,但毕竟不是师范专业,所以在教学经验和专业性方面有待提高。王淼认为,面试时,考官不仅看重考生的专业知识有多丰富,更注重考生的综合素质是否过关。所以,面试最重要的就是心态放松。
考生面试紧张,会难以集中注意力,严重的还可能听不清考官提问、记不住问题。回答问题时,过度紧张还会导致考生思路混乱、语无伦次。面试紧张,多是因为准备不充分,心里没底。想要缓解这种紧张,就要多练习试讲,研究教案怎么写才精彩、课堂上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等,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考生要多自我调节,考前听听音乐或者深呼吸。面试时,考生可以把考官当成学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可以适当微笑,偶尔和考官有眼神接触,不能左顾右盼、眼神飘忽不定。
面试主要考核考生职业道德、心理素质、仪表仪态、言语表达、思维品质等教学基本素养和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基本技能。所以,考生的心理素质也是考查要素之一。考生能从容淡定地站在讲台上,才可能成为一名合格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