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让青春多一个选择

发布时间:2016-03-07 期号:

北京考试报记者 蔡文玲

  北京公务员面试即将落下帷幕。对考生而言,参加公务员考试,就是让青春多一个选择,无论成功与否,都会微笑开始人生新的一页。

 

5个姐妹一样的选择

  3月2日上午,在丰台职业技术学校考点,一名女生在微信群里和姐妹们交流面试的感受:“我考完了,今天的题不是材料题,不知道下午和明天的怎么样,大家要做好准备哦。”她是来自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的考生刘小慧(化名),以笔试140分第二名的成绩进入面试。

  和她同一个宿舍的6个姐妹,除了1人要出国外,其余5人都如愿进入了面试环节。也许,毕业后考公务员对很多毕业生来说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但对于这5个女孩儿来说,考公务员是对自己大学四年的总结,也是对自我价值的一种肯定。刘小慧说,笔试前,5人一起学习讨论答题技巧。面试前,5人互相练习模拟面试。如今,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面试经验。

  “我参加的这场面试共有7位考官,题目跟昨天的材料题不一样,一开始就是考官问考生答。面试时因为紧张,思维有些局限,没有平时做练习时活跃,能想到的点很少。你们记着多看看其他题型,也许明天又不一样了。”刘小慧一边发微信,一边换下为面试特地准备的皮鞋。“因为我们学校是二本院校,所以我们毕业时要更努力。不管结果怎么样,我们尽力了。”刘小慧笑着总结自己的公务员考试经历。

 

从村官到公务员的选择

  每年的公务员考生里,都有几类特殊的群体,大学生村官就是其中之一。北京林业大学毕业的赵颖就在三年村官服务期满后报考了丰台区司法局。积累了三年基层工作经验后,她觉得自己更适合考公务员。

  “第一题是自我认知,关于守纪律讲规矩,要求根据岗位和自身,说说如何践行这句话。第二题是教师有偿家教,根据教育部出台的与全校考核挂钩的做法,谈谈自己的看法。第三题是综合分析,针对旅游的不文明现象,组织一个旅游文明总动员。最后是人际关系题,三名同事一起调研,你发现有欠缺需要调试,但一名老同事为稳妥起见觉得不需要修改,还笼络其他三名同事,你该怎么办?四道题我一共答了18分钟,剩了2分钟。”说起面试考题,赵颖的思路仍然很清晰。

  赵颖说,做村官时她经常跟人打交道,处理各种问题,除了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记忆力也得到了锻炼。现在遇到问题,她会冷静地分析利弊,再清晰地表述清楚。这些都对面试有很大帮助。她对自己的面试表现比较满意。三年的基层工作经历,也让她更适应了公务性质的工作。

 

一颗红心两手准备

  相比前些年,今年“90后”毕业生考公务员的人数虽然没有减少,但他们的心态却轻松了很多。

  中国地质大学会计专业研究生褚萍以笔试第一名的成绩进入面试,但她仍然做了两手准备。“考公务员是必须的,也是我的愿望。但我同时也找了一份工作,是一家不错的公司。一颗红心两手准备嘛。”褚萍说,现在很多同学就业不再把公务员当成唯一的选择,班里很多人已签了工作协议。“每个职业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无论在哪里工作,都需要付出努力。”

  面试时,褚萍抽到了第3号。她说:“我觉得面试时,说话没有之前练习得那样从容,一开始有些紧张,所以想到的点也比较少。但后面两道题答得比较顺利,15分钟就答完了。公务员题目考的是临场应变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这种淘汰机制很公平。在考场里,每个人都能感觉到自己的不足,这也是今后工作中需要提高的地方。”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