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考试要求考生具备贯彻执行能力。从2012年到2015年国考贯彻执行类题目来看,这类题考察考生从事机关工作的基本写作能力,题目本身也结合了材料和生活实际。不管是题目还是作答,均要求考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题干为方向,理解之外要灵活应对。
应用文考察不拘泥于格式本身,更侧重对内容的理解。考生不必纠结于行文逻辑本身,而要从题目入手学会分析。对贯彻执行类题目,很多考生对正确格式记忆颇深,但很多时候除了规范的党政、行政机关公文之外,近几年考过的编者按、政府短文、讲解稿或者备询要点等内容,基本上都不涉及格式的要素和写法。面对一道题目,考生从题干本身到材料引申,再联系生活,把这三方面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灵活掌握贯彻执行题目的解答技巧。
考生要理解题干。有时候题目是政府网站的一篇文章,可能要求围绕某个主要思想阐述具体情况,供社会各界人士了解。比如2015年国考贯彻执行题目,要求考生在制博会上为领导召开记者通气会写个备询要点。考生可能一开始会摸不着头脑,因为没看过没听过。其实考生对形式不需要特殊注意,按照材料所给内容理解题干答题即可。既然要向记者介绍制博会的亮点,从字数看还是内容提要,不应详写制博会具体情况,而应按照生活中电视节目录制完播放的前情提要,挑一些重要的事项强调一下吸引大家的注意即可。
考生要理解材料。答题其实是对材料的概括,比如制博会过程分为几个大的内容层次,并且每个内容材料都有想强调的重点词语。考生只要按照之前阅读材料的方法找寻高频词即可。
在平时练习时,考生可以理解着做一遍,不要一看到题目主观上就觉得很难。考生要结合国家公务员考试往年试题及参考答案,加强对内容的理解和把握,这样更有利于作答。
(中公教育研究与辅导老师 于洪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