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将于10月发布。国庆假期里,考生要对公务员考试有全方位的了解。记者采访了几名华图教育公务员培训教师,他们建议考生从去年报名的公告着手准备,把握报考注意事项和时间节点,做好两个月的复习计划。
选职,突出自身、关注人数
考生报考时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尽量寻找专业匹配度高、竞争压力小、特殊要求切合的职位,避免几千人竞争一个岗位,以此增加考试的成功率。
国庆节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会发布国家公务员招考公告和大纲。建议考生从专业、学历学位、招考人数三方面考虑,删除不能报考的职位,筛选出有意向的职位。
突出自身条件,减少竞争对手。选定合适的职位后,考生要精准确定职位要求,增加匹配度。从重点关注的职位中选择限制较多的职位,最大限度增加竞争力,减少竞争对手。如面向“三支一扶”大学生、西部志愿者、大学生村官、特岗计划教师、是否组织专业考试等条件和备注。此外,应届生、英语四六级、党员、计算机要求都可增加考生竞争力。尽量避免专业不限、四六级不要求、基层工作经验不限、政治面貌不要求的岗位,此类职位往往竞争最激烈。
考生要抓住报名时机,关注每天报考人数。网上报名大约持续10天,报名系统每天会刷新各职位通过资格审核的人数。考生可根据这些信息确定最后的报考职位。报名可以选在报名结束前三天,大概掌握报名人数的情况,选择竞争力小且适合自己的职位。如审核未通过,则要抓紧时间重新选择。不要在报名系统快关闭时提交信息,否则审核不通过将没机会改报其他职位。
备考,模块复习、练习做题
国庆期间,考生要了解公务员考试的内容、方向及近几年的考情,还要了解备考的基本知识,选定教材,制订详尽的复习计划。
准备资料时,考生就可开始按所选教材进行模块复习。行测试卷包含题型较多,考查知识也丰富全面。考生可分题型做题,按不同类型题目各个击破,举一反三达到专项提升的效果,同时掌握解题基本方法和技巧。申论试卷可对应大纲要求,分成概括类、综合分析类、对策类、公文写作类及文章写作类,再将其各个击破,要注意用公务员的思维关注理论热点。考生还要注意积累和写作的结合,体会答题思路。
考生在复习时要关注时政要闻,着手研究政府工作报告。这些内容在申论和行测中都会出现。还要了解重要文件、讲话内容、新出台的法条、宪法、公务员法以及与实际工作相关的内容。
除了专项提高,往年试题也是必不可少的复习材料。复习后期,考生要严格按考试时间练习整套题,优先选择近几年的国考试题,在练习中巩固解题思路,查漏补缺。
国家公务员笔试一般在11月底举行。考试前1个月,考生对自身水平要有整体了解。可选择高质量模拟题,测评模拟考试状态;总结做过的题目,保持题感;多梳理和思考,一周做2、3套模拟题,吃透题目。
考前1周,考生要登录报名系统打印准考证,考试当天要带齐相关证件;提前调整心态和作息时间,熟悉考点环境。
面试,模拟现场、提高能力
国家公务员笔试成绩一般在第二年1月中旬公布。未进入面试的考生可关注调剂信息,及时报名。进入面试的考生可着手准备面试。面试与笔试同等重要。综合分中,面试成绩占50%,考生要充分重视面试的表现。笔试成绩排在最后但面试表现突出,最后翻盘的案例也常出现。所以无论语言表达能力如何,考生都要用心准备面试。
面试从仪表、礼仪、言谈举止、答题思路、名言引用等方面准备。考生要先了解面试的形式、流程和时间要求。
面试像演讲,需要大量练习。考生可通过模拟面试场景,请家人和朋友帮忙,不断练习,从敲门进考场、考官提问、考生写答题要点到回答问题一一模拟。一方面熟悉考场的场景和考试流程,计算面试时间,另一方面训练考生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考生可模拟训练时请考官指出问题,比如回答问题语言是否流利通顺、面对考官表现状态如何、答题思路是否清晰等。通过模拟练习逐渐改进,使面试表现更自然,思路更清晰。
总之,面试要从体态、气质、衣着、礼仪等方面给考官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考生如果能做到答题时分析、表达清晰明了,语言简洁得体、流利、语速适中,就可在面试中抢占先机。
(具体时间以官方发布为准)
北京考试报记者 蔡文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