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蔡文玲)“广度大,难度不大,对综合能力要求高。”“重分析和应用,跟实际工作贴近。”上周六,注册会计师综合阶段考试结束后,考生纷纷交流答题感受。作为取得注册会计师证书的最后一关,准会计师离实现目标只差一步。
据悉,今年注会统考综合阶段考试共有19422名考生在全国50个考点、392个考场参加考试。
8月29日17时30分,注会综合阶段第二科考试结束。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考点,记者随机采访了数名考生。虽然还没取得证书,但他们已经是事务所的审计员,甚至是项目负责人了,有的已有三四年的工作经验。
毕业于浙江某大学会计专业的赵江在北京瑞华会计师事务所做审计。他毕业一年后开始参加注会考试,两年里就通过了专业阶段的6科考试。赵江说,边工作边学习压力很大,但工作经验是通过考试最好的老师,尤其是综合阶段考试。与专业阶段考试不同,综合阶段考试几乎没有计算题,内容不深,但涉及的知识面广,强调实务应用和分析能力。可见,成为一名合格的注册会计师,实务应用能力和综合能力过关,才能真正胜任会计师岗位的要求。去年通过综合阶段考试的霍献辉此次陪女朋友参加考试。他和女朋友分别在中审亚太和瑞华两家事务所工作。在考场外,霍献辉说,在事务所,实务能力最重要。通过综合阶段考试的他现在作为项目负责人做审计项目。
一名过来人表示,综合阶段考试是专业阶段6科的全集合检验。从该阶段的考查方式和侧重点看,6个科目的表现形式与专业阶段相比都有较大区别。其中,财务成本管理科目的变化最大,从专业阶段的注重计算转到侧重表述和判断,且考查重点大幅度减少,从细致入微转向旗帜鲜明,从理科变身文科。财管的专业阶段考试重在细致入微,计算繁复,程式化强;而综合阶段考试中,则重点突出、讲求表述,考查重复率高。
中注协有关负责人表示,综合阶段考试着重考查考生在真实的执业环境中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的能力,这体现了不同层次的能力规律。注册会计师的专业实践,不是单个学科知识的孤立运用,而是各相关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所以综合阶段考试要求考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