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记者 蔡文玲
司法考试对法律专业学生来说,是一定要过的独木桥,它的难度也经常被吐槽。但在4月14日的法律职业资格证书领取现场,多名考生表示,司法考试没有想得那么难。
司考,考的是理解和记忆
9时30分,在北京市司法局一层大厅,来领取证书的考生络绎不绝,高峰期还排起了长队。一名背着双肩包的女生站在队伍里,手里拿着自己的证书编号。跟其他考生比起来,这名女生显得很淡然,尤其是拿到证书那一刻,并没有表现得很激动。
她叫赵颖,是北京师范大学研二学生。去年的司法考试,她考了407分。赵颖本科学的是师范类政治专业,研究生考上了本校的法律硕士。上完研一的那个暑假,赵颖开始准备司考,并在9月通过了考试。赵颖说,对这种应试性考试,考生只要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理解和记忆相结合,再复习三轮,考试内容基本可以做到了然于胸。赵颖虽然只有一年的法律专业学习经验,但她认为司法考试因为考点和考试篇幅的限制,考生只要抓住重点和常考点,3个月全身心备考足够。
司考,考的是耐心和毅力
在市司法局大厅,一位妈妈领着不到3岁的女儿来领证。对很多人来说,参加司法考试是个持久战,有人考了五六次才通过。这些人的共同点是非同一般的耐心和毅力。
这位领着孩子来领证的妈妈姓李,以前是IT企业工作的白领,本科和研究生学的是机械工程专业。李女士说,自己怎么也没想到,38岁了还能参加考试并改行做律师。怀孕后,李女士辞职在家,为了以后能有自由的时间陪伴孩子成长,她在感兴趣的行业里选定了律师,在2年里通过自学拿下了法律资格证这个含金量很高的证书。
李女士回忆说,第一次复习了半年多后,她在预产期前一个月参加考试,因为准备情况不理想,身体状况不佳,只考了299分。孩子出生后,她除了带孩子,几乎把能用的时间都用于复习。这次带着孩子来领证让她觉得很自豪。谈起自己的学习经验,李女士认为,司法考试考的是耐心和毅力。很多人看到那么多、那么厚的资料,就产生了畏惧感,越往后复习越不自信。她从开始复习起就抱着必过的决心,制订的复习计划都要求自己完成。如果哪一天耽误了,她就熬夜直到完成计划。两次复习,一次比一次理解得透彻,基础也越来越扎实,这为她以后做律师打下了基础。
司考,考的是选择和放弃
在司法考试考生中,不乏自考生和成考生。在一家民办学校工作的王燕通过系统学习获得了自考法律专业本科毕业证。在准备司考时,王燕总感觉时间不够用,书多、材料多,复习不过来,这也是她最想突破的难关。
中国政法大学司法考试学院副院长郑达柱表示,参加司法考试的考生先要了解考试的体系,即使是法律专业的考生也不例外。4月至5月,考生可以着手收集考试资料和往年试题,熟悉考试范围、考查形式,并选择一本合适的法律汇编材料,熟悉重点和疑难点。
司法考试的一大特点是“重者恒重”和“新增必考”。分析发现,每年考查的知识点,基本上80%集中在重要的知识点上。考生同时要懂得放弃,对于经济法等部分内容可以直接放弃,因为复习时间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