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会考试专业阶段的6个科目里,财务成本管理(以下简称“财管”)的计算量大、文字分析少,考生可以在短时间里突破。下面是笔者的财管15天备考法,供大家参考。
财管的计算量大,相应的考试出题就会有限制,不能天马行空,而且计算类型几乎是固定的,无论考试怎么组合,也能拆分成固定的几类,写出公式,套上题目数字就OK了。而且,它的一本书就那么厚,考点就那么多,考核不会超出书本范围。同时,财管要背诵的内容不多。考生把计算的步骤弄熟弄透了,就不会忘了。因此,财管是可以速成的一科,而且是可以拿高分的,虽然它看起来很难。
复习时,考生要先做一个系统计划,以利于安排时间。选择一本好的辅导书很有必要,但因为辅导书的内容都差不多,考生最好不要贪多,也不要选一些不知名的辅导机构的书,以免被误导。有考生复习时不看辅导书,只看课本,也是可以的。但财管的考试重点是计算,最终要归到题目上去。而课本上计算的东西不多,且篇幅太长,介绍性的内容比较多,把很多心思放在这些内容上,对备考不利。财管这科需要的会计基础较少,或者说没有会计基础也能学,但要稍微费些劲。
拿到辅导书后,考生可先按时间分配(只看辅导书,先不看课本)。一般一本辅导书按450页计算,每天学习8至10小时,每小时平均5页(不区分难易程度),每天50页。按照这个目标安排复习,不完成不睡觉。看这50页书时,不是走马观花,而要看得很透,要会做题。这与个人的原有知识和时间分配有关系。考生如果觉得这种安排超出了自己的能力,可适当减少,但一天最少要完成30页,要强迫自己顺利完成。看辅导书时,感觉不很明朗的内容,可去查课本、看解说。
一天50页,9天就能完成450页。这9天里,考生要用荧光笔标记重要的以及不会的内容,同时完成配套的习题。做习题时,考生切记要动笔做,不能只是在头脑中大概过一遍,每个章节都要做,选择题要判断正误,计算题、分析题要写过程,做错的地方要修正以方便后期复习。第一遍做题能夯实基础,巩固知识记忆。
接下来是第二遍复习。第一遍学习时,知识一般没有形成系统,第二遍就是融会贯通整本书,前后联系起来,且要做笔记,按照辅导书总结的顺序,总结每个章节的重点,第一遍复习时不会的题在第二遍时要重点做,形成第二遍复习笔记。这个过程大概是3天,每天150页。如果考生第一遍复习的效果很好,第二遍的速度就会很快。
考生通过两遍复习,并结合财管的特点,接下来就可以做完整的卷子了,一天做两份,每做完一份都要分析错的地方是不会还是不该错的,然后查找笔记,没有对应的内容就要补全。考生尤其要做往年的试题。往年试题加上辅导书后面的卷子,每天2份,考生要连续做3天(要留一两份没看过的卷子),要实打实地做,每做完一份就进行分析,还要形成评分表,分析自己做完6份卷子的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容易在哪些部分失分,这样可以大概推测自己当年的考试分数。当然,考试分数会比自评的低。因此,考生的自评分如果在70分以上,那么通过考试大概没问题,但是如果是60分上下,就很危险。
三遍复习完成后,所用时间是9+3+3=15天。看起来不可思议,但如果考生真按照上面的步骤,把任务分解到每天每小时,是完全可以的。很多考生一般一次报2至3科,一些较难的科目会占用很多时间。所以,考生在复习财管时,可以高效短时,半个月结束。如果考生的复习时间有限,可以减少每天的复习时间,但战线会拉长。15天过后,整本书了然于心。在考前3天,考生复习时,可复习前期标注的重点、笔记,再做两份之前没做过的卷子,同时有意识地培养上机考试的感觉,就可以安心上考场了。
(注会考生 孟 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