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考试 教育常识难倒考生

发布时间:2015-03-25 期号:

  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蔡文玲)3月22日,北京市教师资格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考试举行。这是全国统考前最后一次考试。记者在现场了解到,不少非师范专业考生被“学生的本质特点”、“教师应扮演的角色”等教育常识问题难住。

  当天8时10分,北京市第二十七中学考点外已经站满了复习的考生。因为考试的简答题和论述题较多,所以很多考生考前仍在强化记忆,有的还互相问答,力争不错过一个可能考核的知识点。8时30分验证进场时,还有考生边看书边进场。

  该项考试不像一些考生想得那么简单,不少人因为准备不充分而弃考。在该考点第一考场内,30个座位中空着9个,缺考率近三分之一。考试开始40分钟后,已有考生答完题开始检查,但也有考生一直盯着一道选择题犹豫不决。教育学试卷中,有10道选择题、20道填空题、5道判断题、5道简单题和2道论述题。考场内,不少考生的简答题和论述题的答题区是空白,“学生的本质特点”、“教师应扮演的角色”、“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等教育学基本常识题难倒不少人。

  中国矿业大学思政专业学生孙风青说,填空题自己基本有一半没答出来。但因为学的是思政专业,她对简答题和论述题都能答出一部分,但准确性不高。考试前,她看了一遍书,做了两套练习题,但感觉强度不够,即使考过也属于侥幸。而且教育是一门学问,要当老师今后要补充的知识还很多。

  在吉林一所大学读俄语专业的小赵是北京人,因为毕业要回京,特地回来参加教师资格考试。她辅修了英语专业,把就业目标也放在当老师上。为此,她从今年春节开始复习备考,因为是从零开始接触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几乎把两本书都背下来了。她感觉自己考试及格没问题,但对于“班级授课制的基本特征及其意义”这道题没有发挥好,一些关键点忘了。小赵说,考教师证光靠死记硬背不够,很多问题如果结合实践就能轻松应对。为了下一步的教学能力测验,小赵已在找学校实习,以增加教学经验。

  北京教育学院有关老师表示,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考试基本都是围绕两本教材。这些知识都是当老师的基本常识,考试内容相对简单。非师范专业学生感觉题目难,是因为对教育、教学常识掌握得还不够。考生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因为这些知识在今后的教学中会有广泛应用。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