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 态度 时间 三细节准备国考面试

发布时间:2015-01-14 期号:

本报记者 蔡文玲

  国家公务员招录首批面试名单已经公布。6.3万名考生要着手准备面试。对于面试中的常见问题,记者日前采访了华图教育辅导老师符颖。她建议考生,准备面试时可从形象、态度和答题时间三个细节为自己加分。

细节一:仪表形象就是一张名片

  对于形象和能力哪个更重要,很多考生认为要更注重能力,因为作为一名国家工作人员,能把事情做到位才是首要的。事实上,作为国家公职人员,也要有得体的仪表。

  在面试中,考生给面试官留下的第一印象很重要。形象往往展现考生的精神面貌,体现考生对面试的重视程度,还能深层次地挖掘考生的性格特点。考生的仪表形象就像一张名片,第一时间把自己展示给面试官。一个衣着得体、整洁干练的考生能体现其基本礼貌和自身管理能力。相反,一个衣着邋遢、毫无精神的考生,在个人管理上就有问题,即使有能力也会打折扣。为了赢得展现能力的机会,考生要有好的形象。

  在以往面试现场,多数考生穿着清一色的黑色西装、皮鞋。有的人着装不合时宜。在提升能力的前提下,考生在面试前可以打扮一番,保持自己的风格和特色,同时让自己看起来谦虚谨慎、大方得体。

细节二:对待考官适度自信

  在面试时,不同的考生对待考官的态度千差万别,有谦虚的、真诚的、自信的、笑脸相迎的。也有的考生是第一次参加面试,认为克服紧张、自信满满地面对考官就是最好的态度。其实不然。

  对于考生来说,完全克服紧张心理参加面试很难做到。而适度的紧张有助于考生更好地发挥潜能,达到更好的效果。但如果把握不好过于自信,就容易让面试官觉得考生自负。过分谦卑或者笑脸相迎,容易让面试官觉得考生能力不足或者不够严肃。

  符颖建议,在面试中,考生要保持平常心、自信心和责任心。考生要尽量展示适度的自信,传递真诚,表现自身优势的一面,同时要与自身状况相符。考生要通过合适的态度,向面试官展示自己有足够的能力接受工作,能够踏踏实实地处理工作。

  此外,对待面试官的提问,考生要保持谦虚,耐心倾听提问,遇到会的问题时可以表现出一定的自信,遇到不会的问题时尽量不要说太多与问题无关的话。考生要随时关注考官的反应,有针对性地应对。

细节三:把控面试答题时间

  符颖介绍,大部分考生在最初答题时往往言简意赅,其实这样的答题用时太短,是不行的。有的考生为此在练习中刻意延长答题时间也是不对的。在实际答题过程中,时间把控的好坏对分数的影响较大。到底多长时间才是合适的呢?

  在答题过程中,考生要把握一个“首”字——首题原则及答题首要部分。考官往往会由此对考生进行评价定位。所以,在面试答题时,考生对于第一题的答题时间可以稍长些,答得尽可能全面些。对于每道题的开头部分,考生要做到精炼、准确、全面,切不可啰嗦重复。国考面试题的提问方式灵活多变。例如考查综合分析能力的题目,传统提问方式是“你怎么看”,但在实际中可能还会问原因或措施,提问更加具体细化。因此,考生要避免套路化答题,要简单明了,直入主题。

  根据面试的顺序不同,考生也可对答题时间进行调整。抽签顺序如果靠前或居中,按照正常答题时间就可以,即规定15分钟答题,可以控制在13分钟左右;如果抽签顺序靠后,语言就要精炼,亮点外的答题内容要尽可能减少,总用时在正常用时的80%左右即可。所以,答题时间并不是越长越好。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