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览往年公务员笔试题,很多考生会发现,言语理解实际上在两个科目中都有涉及。无论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科目的言语理解与表达,还是申论的文章阅读,都会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理解能力是读懂试题的基础,更能决定公务员笔试成绩。所以,做好和掌握言语理解题目,在公务员笔试中至关重要。
从近年的言语理解题目看,掌握一些原则能让考生培养理解能力,从而准确定位正确答案。答题速度很重要,考生不要因为在一道题上犹豫不决而使整体答题速度受影响。
一是上下结合。对于很多考生来说,在实际解题时,往往容易忽略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题目的正确选项,和题目所给文段会有较大联系。现在的言语题都是以片段阅读形式为主,每道题配有一个文段,如果正确选项和所给文段没有什么联系,那么这个文段岂不是失去存在的价值了吗?所以,抓住文段的重点,选择与文段重点或者关键信息最接近的选项,是答题的技巧,也是读懂文章的关键。
二是客观把握作者意图。行测是客观题,考生要回到原文作者的意图上解答。答题时,考生要想到,最终的答案不是自己觉得哪句话说得更有道理、更符合自己的观点,而是哪个答案和原文中作者的意图更接近。有时候,考生会发现,一些选项的内容看起来似乎过于片面或者偏颇,却正好是原文作者表达的意思,这时切不可因为其他某个选项更有道理而做出错误选择。因为客观题注重的并不是考生的意见,而是作者的意图。
三是区分题型。区分题型是考生备考的基准要求。不同的题型,对应不同的提问方式。哪怕给出的文段和选项一模一样,只要提问方式或者侧重不一样,最终也会影响答案的选择。比如,主旨题和意图题就是两种不同的题型。考生如果不注意区分,往往会因答非所问而失分。所以,考生在读题目时,心中首先要给题型分类,之后再去寻找对应的选项。
四是紧抓主体和关键词。近年的考试中,言语题给的文段越来越长,内容也越来越晦涩,对考生的理解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很多考生在读题目时,习惯逐词逐句研究意思,既浪费时间又抓不到重点。考生可以通读整段,直接找到高频词,然后通过高频词理解段落大意,再结合要求进行选择。这样既节省时间,又提高了选择的正确率。
不少考生在做言语理解题目时,会陷入“模棱两可”的状况。记住以上原则,提高言语理解能力,在解题中就可减少困惑,提高答题效率。
(公务员笔试辅导老师 方 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