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蔡文玲) 注册会计师考试每年吸引50多万名考生报考,但不少考生因考试难度大而迷茫,甚至中途放弃。面对备考疲惫期,北京注册会计师协会培训网教师任俊正表示,注会考试考的就是考生耐力和持续学习的能力。
这几天,第一次参加注会考试的考生张金(化名)经常对着三大本厚厚的教材发呆。学计算机专业的她已经大学毕业4年了,虽然工作和财务沾点儿边,但跨专业的备考压力一直使她的复习效率不高。她报了三科。还有3个月就要考试了,可教材才刚看了一遍,做完的练习题近一半都错了。近一个月来,张金对注会考试的信心正一点点地减少,甚至想过放弃。这种想法徘徊在她的脑海里,学习更无法专心了。
注册会计师证书之所以稀缺、含金量高,就在于考试对考生耐力的考验。6个科目既考查考生对知识的学习能力,又考查考生持之以恒的毅力。只有具备这两种能力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注册会计师。所以,任何一名考取了注会证书的考生,都经过了这种考试过程的淬炼。
如果考生面对教材觉得无法完成复习任务,可适当放弃一个稍难的科目,把注意力集中在其他科目上,以确保通过考试。同时,考试合格后也能鼓舞士气,让自己在剩余的科目复习中增加信心。如果处于某科复习的疲倦期,考生可选择喜欢的方式适当放松半天,再用半天梳理以往的复习效果,并重新制订复习计划,之后每天严格按计划完成任务。
在知识的复习上,注会综合阶段考试与专业阶段考试有很大不同。专业阶段考试与大学中的考试类似,科目知识性较强,考生主要把握教材的内容,再结合练习题和往年试题回忆教材内容。如果说专业阶段考试考生要知其然,那么综合阶段考试更重视考生知其所以然。比如同样考“管理用财务报表”,综合阶段2012年考试中的考题是“为什么通常还需要编制管理用财务报表”,考的就是知其所以然,但专业阶段考试可能会侧重三大表的基本公式及杜邦分析的核心公式等内容。
此外,综合阶段考试侧重业务,专业阶段考试侧重技术。综合阶段考试重业务,考查往往会结合业务的逻辑,业务怎么做,考试就怎么考,表现出来就是跨科目、跨章节的题目。专业阶段考试重技术,往往会按学科的知识逻辑来考查。进入备考疲倦期时,考生可通过教材和习题转换来有针对性地调整学习方法,可能会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