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记者 蔡文玲
司法考试“三大本”是考生复习必备书目。中国政法大学司法考试学院切题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李春霞建议考生,分阶段学习“三大本”,重排知识重点,并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选择适合的方法。
用好“三大本”
考生俗称的“三大本”,是由国家司法考试辅导用书编辑委员会组织编写并由法律出版社出版的《国家司法考试辅导用书》,法学界众多专家学者参与了编写与修订工作。李春霞提醒,考生既要充分重视“三大本”,又不能完全依赖“三大本”。
法律基础较弱的考生要从“三大本”开始打基础。“三大本”按照大纲要求及所列考点对所有考点进行基础性叙述,重在对基本概念、基本知识的解读,比较适合于零基础或基础较弱的考生作为工具书、教科书查询使用。
对部分基础较好的考生来说,想要复习事半功倍,可以粗看一遍“三大本”,然后再有针对性地做题,可主要把“三大本”当做工具书,以备在做题中抓准要点。
梳理知识结构
把书看薄就是要学会精简知识内容。考生可以针对不同科目进行具体分析,并按照法条的重要性重排知识结构,有选择地复习。
第一册包括9科内容,按照必读的重要性排列如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法理学、宪法学、法制史、司法制度与法律职业道德、国际法、国际经济法、国际私法、经济法。对于前7科内容,考生要精读,特别是在复习的后期,对这些科目要以“三大本”为主,考前最好能再精读一遍。司法制度与法律职业道德和刑事诉讼法科目内容有交叉。除了看“三大本”的内容外,考生还要结合刑事诉讼法对比复习。国际私法考查的内容基本侧重于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记忆性内容较多,难度不大,在“三大本”中的相关内容考生可以不看。经济法科目一般考查法条内容,考生只要熟悉、理解法条,基本上就可以拿分。
第二册包括刑法、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3科。第三册包括民法、商法、民事诉讼法与仲裁制度。考生进行分类,民法、刑法、行政法属于实体法,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民事诉讼法与仲裁制度属于程序法。
实体法侧重考查理解,难度较大。“三大本”对此部分的解读相对比较基础。考生可以在备考开始阶段使用“三大本”,但在中后期复习中,它的用处不大,可以放弃。程序法科目考查侧重于对法条内容的掌握,包括记忆与理解,除了涉及理论,比如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刑事证据、刑事审判概述、行政诉讼的基本原则、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与基本制度、民事证据与民事诉讼中的证明、法院调解等章节,考生要参考“三大本”相关内容复习,其他章节的复习以基本法及司法解释为主即可,可以忽略“三大本”内容。商法科目中的公司法、票据法、保险法涉及理论的部分,考生可以参考“三大本”内容复习,其他部分基本可忽略。
分阶段学习
按照往年安排,司法考试于6月初报名,9月中下旬考试。尚未着手复习的考生只有3个半月时间,时间紧、任务重。考生要利用好暑假,分阶段学习“三大本”。
零基础或基础较薄弱的考生在第一阶段复习要以“三大本”为主,先精读一遍,并针对难点部分做笔记或标注,之后可以培训机构的“讲义”为主,将“三大本”作为备查书,配合讲义选择使用。在冲刺复习阶段,可再次精读“三大本”第一册部分科目,其他科目粗略翻阅即可。
法律专业考生可以把打基础的第一复习阶段略过,或者把第一阶段复习直接融入后两个阶段中。在一本较好的讲义的指导下,考生可边做题边回忆,巩固基础知识,在最后阶段复习重点内容即可。
暑期是司考生最好的复习时间。利用好暑假,复习备考就成功了一半。李春霞建议考生,如果复习已提上日程,就要制订详细的复习计划。计划中,考生要把每一门法律需要的时间规划好,保证在考试前半个月完成计划。计划最好详细到每一天、每一周、每个月完成哪些内容,把“三大本”的内容平均分配到每一天,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复习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