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蔡文玲) 5月24日10时,记者来到海淀区教师资格认定教学能力测试现场。大部分考生是非师范生,不少人早早赶到考场外,向完成测试的考生取经。
当天来参加测试的是在海淀区申请初中教师资格证的考生。记者采访后发现,大部分考生是在校生,以研究生居多。一些11时45分进场的考生不到10时就已在考点外准备。由于没有教学经验,大部分人对测试表示担忧,聚在一起讨论教学技巧和测试内容。完成上一场测试的考生成为他们取经的对象。
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专业研二学生张欣欣一走出首师大附小校门,就被考生围住。“快说说你抽到的题目。”“老师都问你什么问题了?”一个个问题接踵而至,让她应接不暇。不知不觉间,已有七八名考生围了过来。“我抽到的题目是《曹刿论战》,文言文还比较好讲,就是有点儿紧张,不太敢看老师。答辩时老师问我:课堂上如果学生对所讲内容提出错误的异议,该怎么处理。我回答先指出错误,同时注意语言,不能让学生觉得丢面子、积极性受打击。你们准备的时候,要提前熟悉教案,讲课时最好能脱稿。”对于考试经验,张欣欣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其他考生。
在另一个圈子里,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研究生毕业的小王在传授自己讲课的经验,旁边取经的有来自首师大和北师大等高校的考生。小王年纪不大,但已在一所小学当了近两年体育老师,对教学目标的设定和课堂教学的组织说得头头是道。对于教学中常遇到的问题,她也提出了很多建议。
按照安排,335名考生按照学科分组,分4个时间段进场测试,最晚一场的考生要在12时45分才能进场,但不少人10时左右就来到考点外等候。除了自己备课外,他们还希望能得到更多考试经验。对于参加教学能力测试,不少非师范生表示压力较大。大部分中小学校更愿意到高校直接招聘毕业生,如果毕业前尚未取得教师资格证,学校会给一年时间取证;如果能在毕业前取得教师资格证,就业机会无疑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