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公务员考生如何在面试中脱颖而出?

发布时间:2014-02-24 期号:

北京考试报记者 蔡文玲

  面试题目考查考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更重要的是灵活应变的技巧。

也许是对考试过分看重,或许是认真过了头,有的考生答题时过于僵硬。如果考生对问题认识较为透彻,但语言表达僵硬,就不能清晰、生动地表述自己的思想,就会给人留下无话可说或是亲和力较差的印象。有些考生,如应届毕业生,以及工作经验较为欠缺的考生,性格较为耿直,对一些问题有明确的价值取向或心理认同,是非观十分明确。其实,这本是为人处世要保有的一种品质,但这也使得他们不能换角度思考,更难以做出迂回的对策。这种情况尤其在处理人际沟通问题时表现突出。

  一件事情正确与否,乃至自身包含的价值取向很容易辨别。但真正在工作、生活中则需要一定的处事方式与智慧。相同的问题,不同人的处理方式不同,会导致不同的结果。尤其对于人际沟通类试题,考生坚持原则是必须做到的,但学会赞赏别人并体谅其难处,多从自身找原因,可以使问题得到更好的解决。

 

树立独立风格,避免中规中矩

  现在的考生多数为独生子女,或是刚毕业,社会经验较少。他们上学时听师长的,放学后听父母的。这种言听计从的风格造就出一个个听话的好孩子。但在面试中,这种中规中矩的风格会给考官留下是在回答老师的提问,而非与考官面对面交流的印象。这样考生就很难置身于题目的情景中处理问题。

  考生要在面试中摆正自己的位置,要有一种真正和考官平起平坐的感觉,而并非在一种压抑的环境、非平等的状态中答题。从另一个层面来说,这也是告诫考生要有一种独立的思想,独立表达自己的见解,同时争取得到对方的认同,这样也会使自己无形中练就一种自信的心态。

 

强化个人气场,避免考中怯场

  有些考生进场后或答题中,面对考官或相关工作人员时总是怯怯的。适度的紧张可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过度紧张则会导致思维短路。

  面试中虽然有多名考官和工作人员,但考生才是全场的焦点,考生的气场是否强大对考官作出评判很重要。在这种高压环境下,考生如果能自如表达出想法,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征服在场人员,包括考官。这时,考生的分数想低都难。

 

练就抑扬顿挫,避免语速过快

  语速过快一方面会导致答题过程中思维跟不上语速而中途卡壳,另一方面有可能使考官听不清考生的回答,结果是考生啰啰嗦嗦说了一大堆,但真正能给人留下印象的却寥寥无几。

考生语速过快的原因也许有先天因素,也许是因为考试中过度紧张,生怕超时而想尽可能多说。

  考生要适当调节自己的语速,尽量练就抑扬顿挫的表达风格。这样,一方面可以向考官展现一种沉稳的办事风格,另一方面能清晰、富有节奏感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

  公务员录用选拔是职业选择性考试。如果考生能用这样一种态度与角度看待此次考试,面试真就没那么难了。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