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过班”不保过
发布时间:2014-01-15
期号:
上周末,本市教师资格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考试报名现场确认结束。在现场,不少人向考生推荐考试材料和“保过班”。不时有考生驻足询问。对于这些培训机构打出的“保过班”,笔者提醒考生,“保过班”不保过。
辅导机构打出的“保过”宣传,意在吸引考生眼球,抓准考生急于通过考试的心理。而宣传中的“不过退款”更是在玩文字游戏,或者只退部分费用,或者让考生再参加第二年培训,如果培训后仍不过,就参加第三年培训,这样的“保过”只会使考生损失金钱,影响考试信心。
如果考生相信“保过”宣传,不能全力以赴,复习效果就容易受影响,最终导致考试失利,使一年的学习时间付诸流水,更与教师资格证失之交臂。
事实上,所谓的“保过班”和“保过”材料只不过是往年考试题和教材内容的复制。考生只有掌握教材才能真正了解知识、通过考试。有的“保过”材料言之凿凿,称考生只要背会里面的题目,不用购买教材就能通过考试。试问,只会背题的考生如何才能真正掌握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的知识?连基本的教育教学规律都不了解,又如何通过考试?
教师教书育人,首先要会学习。不会学习如何教学生?教师资格证考试对考生有多项能力的考核,其中就包括学习能力。“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有努力刻苦学习,考生才能在考试中取得满意的成绩,才可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蔡文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