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六级考试结束后,对于传统文化出现在四六级考试题中的议论不绝于耳。翻译题中出现的“中国结”、“中秋节”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英语学习者要扩大知识面,在学习中对中国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予以关注,在考试中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平时才能更好地与人沟通、交流。
早在今年8月,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就发布了调整说明,明确翻译内容涉及中国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等。四级考试样卷中的翻译题就是关于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形式剪纸(paper cutting)的介绍,六级样卷中翻译题目讲述的是中国新年,短文中也出现了春节(the Spring Festival)、元宵节(the Lantern Festival)、除夕(New Year’s Eve)等中国传统节日。这也提醒考生,在复习时要关注传统文化。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很多历史和节日在小学时就已经深深地刻在了我们的心里。但这些中国传统如何用英语表达,却鲜有人知。“春节”用英语怎么说?这个问题也许会难倒不少英语学习者;但“圣诞节”的英语翻译,很多人则是张嘴可说。作为中国人,如果只会翻译“圣诞节”,而不会翻译“春节”,无论如何都说不过去。
我们都知道,学英语是为了更好地与人沟通。学英语除了要让外国文化走进来,还要让中国文化走出去,形成一种良好的互动。所以,在英语学习中,对于中国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的关注,也是很有必要的。准备英语考试时,把中国传统文化当作常识来学习了解,不仅是为了应对考试更是文化交流的应有之义。
12月14日晚21时11分,“嫦娥三号”着陆月球,而“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的命名就源于一个中国古老的传说:嫦娥奔月。中国的悠久传统和文化无处不在。对考生而言,了解这些文化的英语表达需要逐渐积累。考生要在重视的基础上引申复习,扩大知识面,才能真正实现学习一门外语的现实意义。
(蔡文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