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公务员笔试“京味儿”十足

发布时间:2013-12-11 期号:

  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蔡文玲) 上周日,北京公务员招录公共科目笔试在全市72个考点、1681个考场举行,5万余名考生参加了考试。此次考试题目除紧扣时事外,还突显北京特色,关注北京市情。题目对北京的政治、历史、人文等均有涉及。很多考生感叹:这次考试真是“京味儿”十足。

  12月8日16时30分,申论考试结束。走出考场的考生如释重负。两场考试对考生的耐力和精神都是不小的考验。神经高度紧张后的考生似乎很愿意与同伴交流体会。有考生说:“雾霾天儿考雾霾,还真应景儿。”

  记者采访后得知,行测考试和去年整体上差不多,但考查范围更广,包含政治、经济、法律、文化、体育、科技、历史、地理、医学、音乐、社会常识、数学、推理、逻辑等题目,对考生知识量和整体素质要求较高。其中不少题目体现出北京特色。许多考生表示,虽然在北京生活,却对很多题目拿不准。

  考生王星说,行测题量依然很大,时事部分热点大都和北京市的基本情况联系在一起考查。比如,考题中涉及了北京的养老制度、9月出台的《北京市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的目标,不仅考查了北京市的政策,还和现在大家普遍关注的热点联系在一起。王星说,像北京南北中轴线上的建筑那道题,他选对了人民英雄纪念碑,而对周口店北京猿人那道“京味儿”十足的题目却有点儿拿不准。早就听说北京公务员考试会以北京市的情况作为题设背景,虽然作了些准备,但仍对有些题目的答案不确定。

  申论考试题目也是“京味儿”很浓,聚焦北京市水资源短缺,考查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且耳熟能详的话题。

  考生刘远民说,申论第二题要求考生针对市民“没觉得北京是特别缺水的城市”这一现象谈谈看法,比较简单。但后面的针对水利用提建议的题目和调水怪圈现象的题目就比较难,自己答题时思绪比较乱,只能想到哪儿写到哪儿。

  中公教育研究与辅导教师王利平认为,申论要结合北京市水资源紧缺的现实背景及相关政策,思索如何破解缺水难题,理顺城市发展与水资源利用之间的关系。针对“没觉得北京是特别缺水的城市”这一看法,要先对观点进行评价,进而对北京是否是缺水型城市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对策解决水资源紧缺问题。对最后一道话题作文,考生要回归材料,结合整体提炼主题,方可精准破题。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