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应用水平测试举行 写好汉字没那么简单

发布时间:2013-12-04 期号:

北京考试报记者 蔡文玲 文并图

 

  “打酱油”这个词从本义到引申义,对很多人而言虽然熟悉,却难写出来。上周六举行的汉字应用水平测试让很多大学生意识到,汉字书写已不再轻松。

 

汉字测试让考生回到高三

  11月30日9时,记者来到首都师范大学考点。走进校园,“规范汉字书写,弘扬传统文化”的红色条幅在素净的冬日里显得格外鲜艳。考试已经开始,考场里坐满了考生,几乎看不到缺考的空座,教室里只有“沙沙”的铅笔声。

  记者看到,每个考生手里都有一套试卷和答题卡。与其他考试不同的是,答题卡最后面印制的是小学生语文课本中常见的田字格。字形辨析、选字填空等题目,让人想起中学的语文测验。

  考生闫申走出考场后笑着说,好久没参加这样的考试了,有种回到高三的感觉。他介绍,考试内容也有点像高三语文试卷,前几道题是汉字基础题,包括字音认读、字形辨误、汉字选用、汉字书写四部分,每部分30道题。他感觉字音认读比较简单,但易错字形选择起来还真难,似乎哪个都对、都见过,可就是拿不准。闫申说这次考试让她发现自己平时用错了很多词,她这个计算机专业学生平时对汉字太忽视了。

 

提笔忘字书写遇“囧”

  考试结束后,走出考场的考生个个面露笑容,还兴奋地讨论着题目。不少考生拿出手机检查自己没写出来的字。虽然考试很轻松,可他们却发现,原来很多字要想写正确并不容易。

  “打酱油的‘酱’到底怎么写,快查查。”“我也没写出来,很熟悉,就是不会写。”“底下原来是个‘酉’字,我怎么就没想起来呢?”信息专业的三个男生考试一结束就立刻拿出手机查字的写法。其中一个穿迷彩服的男生说,这项考试很有意思。上了考场才发现,自己原来有这么多字不会写了,太“囧”了。另一个男生接过话茬儿,“对,并蒂莲的‘蒂’,虔诚的‘虔’,繁衍的‘衍’,高中时都会写,现在都认识,但就是写不出来。”

  记者在采访后发现,大部分考生有过提笔忘字的情况,或分辨不出错别字。这些考生的高考语文成绩均在100分以上,甚至有的取得过120分的好成绩。但经过这次考试,他们普遍觉得书写能力有所退化,汉字常识也在退化。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大三学生许月月说,看汉字听写大会节目时,就想测试一下自己还能写出多少字。通过这次考试发现,高中学过的很多字都不会写了。“源远流长的‘源’”、“彪悍的‘彪’”、“轻歌曼舞的‘曼’”,有的是不会写,有的是写了不确定是否正确。许月月的同学田伟说,句子里挑错字,五个错她只写出三个,没想到自己的语文水平越来越差了。

 

延续书写传统需要共同努力

  对于很多考生出现的提笔忘字和写错别字现象,首都师范大学语言文字测试中心负责人薛新娟认为,考生写不出字、写错字,主要是对汉字的字形结构认不清、记不牢,汉字书写不规范。通过汉字水平测试,考生可以发现,在计算机普及的今天,书写能力在慢慢弱化。而汉字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是表情达意的工具。弘扬传统,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薛新娟说,首师大鼓励师范生参加这样的测试,这些未来的老师首先要在语言文字上过关。测试能让大家看到自己汉字水平在所有考生中的位置,发现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改进。

  北京市语言文字测试中心测试部主任赵晴介绍,汉字应用水平测试是一项能力考试,它不同于普通话水平测试。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考查重点是“语音”,汉字应用水平测试的考查重点是“汉字”,是汉字的字音、字形、字义、认读、选用、辨误和书写。汉字水平测试是对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实际汉字应用能力水平进行考查。近年来考生人数不断增加,今年有9195人报考,明年预计将有3万人参加这项考试。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