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蔡文玲) 三页的汉译英加上两页的英译汉组成了翻译资格考试笔译实务的试卷。这样一份试卷更能考查考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而考生想要取得满意的成绩却没那么容易。在上周末举行的翻译资格笔译部分考试结束后,考生纷纷表示,笔译实务比基础更考验能力,虽然带着两本字典参加考试,但想要得到满意的分数却需要掌握大量的翻译技巧。
11月10日早上8点,三、四级的大风吹走了北京的雾霾,参加考试的考生穿着棉服,把自己捂得严严实实。由于天冷,以往提前到考场外看书的场面很难看到。考生大都在进场前十多分钟赶到。
当天上下午各开考一科,下午的笔译实务在五点结束。记者在北京劲松职业高中考点外看到,每名考生都带着两本厚厚的大字典。这也是翻译考试的一大特点,笔译考生可以携带英译汉和汉译英词典各一本,方便考试时查阅。虽然查字典可以解决翻译中遇到的生词,但不少考生反映,想要精准翻译,没有一定的积累是不行的。
为了参加翻译资格考试,河北北方学院英语专业大四学生孙磊和4名同学提前一天从张家口来到北京,住在考场附近的旅馆里。英语专业的孙磊说,考试内容与平时在学校学的内容不太一样。备考时做了不少练习题。但对汉译英题中的很多细节尤其是一些同义词觉得用得不准确。所以,对于考试能否通过,孙磊感觉没把握。
像孙磊一样“组团”来参加考试的考生不少。唐山学院英语专业的学生就来了10多个。他们普遍感觉两大篇翻译文章很考验能力。虽然是英语专业的学生,但还要在翻译技巧和专业方面增加经验。
北京语言大学国际政治专业的小张、小王和小刘是同班同学。英语已经考过专业八级的这三名研二学生几乎都是“裸考”。但考试结束后他们发现,基础的翻译没问题,生词也可以查字典,但是作为专业翻译,想要翻译得精准还需要下功夫,而完全反映原文的意思也需要细细斟酌。
相对没有实际经验的学生,从事翻译工作五年的石全田虽是第一次“试水”三级笔译,却觉得相对简单。他说,上午的基础考试包括选词填空、完型填空、阅读理解等,内容类似英语四六级的考试。而下午的实务考试像是在完成一份翻译工作,只是时间相对紧张。石先生认为,三级考试内容比较大众化。600字左右的英译汉讲的是美国俄亥冈州比波顿市的移民的情况,400字左右的汉译英则是介绍公司产品和经营理念的文章。翻译是个“杂家”,无论是在职考生还是学生,做翻译都要多阅读、多积累,学习如何通过自己的翻译体现作者的本意,突出作者想表达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