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记者 蔡文玲
司法考试对于法律专业学生来说是一道绕不过的坎儿,考试的难度也让不少人连续几年参加考试。中华女子学院法学院2009级326宿舍的赵敏等四个女孩儿经过努力一起通过了司法考试,还以优秀的成绩分别考上了研究生和公务员。
大一为司考打基础
刚上大一,老师就强调司法考试的重要性。老师说,法律专业学生只有通过司法考试才有资格做律师、法官或者检察官。这句话深深地烙在了女孩儿们的心里。学习之余她们商量,无论将来考研还是找工作都要先通过司法考试。
所以,从大一起,326宿舍的四个姐妹在学习上就铆足了劲儿。每一堂课、每一门法律,只要是老师讲过的,他们都要吃透弄懂,遇到有疑问的案例就一起讨论,直到研究出结果为止。因为她们知道,司法考试很难通过,要想一次考过,就要打下坚实的基础。
赵敏说:“我们四个人在学习上都有一股韧劲儿,大家比着学。不管是在宿舍还是自习室,我们互不打扰,学习效率非常高。能一起通过司法考试还是因为我们宿舍的学习气氛好。”
大学四年,四人均连续三年获得了奖学金。赵敏和张晶荣还连续三年被评为学校优秀学生,今年还获得北京市优秀毕业生和校级优秀毕业生称号。
暑期留校备司考
大三下学期,司考报名结束后,备考正式被她们提上日程。虽然平时的学习成绩都比较好,但准备司法考试还需要系统的筹备。十多门法律如何和考试的四套试卷联系在一起,没有实际经验如何分析处理案例等,这些对于大三学生来说是不小的难题,也是大学生考试通不过的一个主要因素。
在一次宿舍会议之后,四个人决定暑假留在学校集中复习,并一起参加培训班。张晶荣说:“要考的门数比较多。报了培训班后,每一科老师都给我们串了一遍,把我们记忆里零散的知识点综合在一起,再把案例和不同的法条结合起来,让我们宏观地把握司法考试,有种高屋建瓴的感觉。这之后的复习效率就高了很多。”
暑假里,四个姐妹每天一起去自习室、一起吃饭、一起回宿舍、一起逛街、一起唱歌。自习室里,四个人在一间教室却不坐在一起。赵敏说:“我们四个人在一起时比较爱说话,必须分着坐。虽然平日里嘻嘻哈哈,但学习时都比较刻苦。”
方法各异同过司考
虽然四个人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进度不一样,但所有的学习资料都共享,有疑问时四个人就一起讨论分析。无论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四个人都互相督促、互相帮忙。
张晶荣是宿舍长,比较有大姐范儿,还特别爱问问题,是宿舍里学习最认真的一个。谁要是偷懒不想去复习,她第一个不同意。赵敏比较外向,一般都是第一个起床,早早去自习室给室友占座。小付则比较文静,学习计划井井有条,谁当天的学习任务没完成,她就会督促一句。小汤比较聪明时尚,学习效率比较高。
赵敏说,宿舍每个人的复习方法都不一样,但每个人都至少复习了四轮。赵敏的方法是找一本最喜欢的讲义反复看。像民诉法、刑诉法、刑法分则等重要的法条也经常翻看。每年新增的法律,考试基本都会涉及。所以对法律出版社出版的《新增法律法条汇编》,她大概看了十多遍。
讲到复习方法,赵敏说,主要是分模块复习,像民法分成民法准则、物权法、债权。债权里包括债权准则、合同法等小部分,每个模块单独复习,再集中复习掌握不牢固的地方,共复习了五轮。她们对这种多轮复习达成了共识。这样强化的练习能让她们在考试时一见到题目就知道要考的知识点。
经过几个月的共同努力,四人的司法考试成绩均超过了360分的分数线。司法考试更给她们打下了良好的法律基础。现在,赵敏考上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律硕士,张晶荣考上了中国政法大学民商学院知识产权法研究生,另两个女孩儿均以优异成绩考上了公务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