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实习记者 蔡文玲
进入3月,不少考生已经在着手准备司法考试。中国政法大学有关专家建议考生,备考要制订详细的计划,并按计划完成。
3月—4月:准备材料
无论是否有考试经验,考生都要收集考试资料,并进行第一轮复习。考生可以参考去年的资料进行准备。这段时间,考生要安心等待大纲的出版,不要轻信各类小道消息;也不必找太多参考资料,可先通过往年试题来熟悉考试范围、考查形式等。
此外,考生还要准备一本最新的法律法规汇编。虽然汇编中包含了70%左右的考试法条,但考生想把这些全背下来很难,可以把它当作一本字典,多查多用,熟能生巧。
考生还可选择一种口碑较好的复习资料,把已经整理好的汇编材料提前复习一遍,熟悉重要和疑难知识点。
5月:大纲出版
一般情况下,司法考试大纲会在5月中上旬出版。大纲是考生复习的出发点,也是司法考试命题的依据。司考的考查对象是“现行法律”。因此,新法和旧法修改是重要考查点,考生要着重掌握。
同时法律出版社的《国家司法考试辅导用书》和当年法律法规汇编也将与考生见面。辅导用书每年都会根据法学理论的更新及现行法律法规的变化,对知识点及部分法律法规进行适当增删,增加重要、疑难知识点的案例阐释和部分对考生有帮助的提示。新增或调整较大的内容会在目录标示,方便考生对比复习。
培训机构也会在大纲发布后,编制关于大纲解读的资料,考生可以作为参考,但要注意选择。对这类资料,考生不可贪多求全,精读一套较好的复习资料即可,资料过多会扰乱复习计划。
6月:考试公告发布
司法考试公告一般会在本月初发布。公告发布后各地的报名时间也相应确定,考生最好将网上报名时间、现场确认时间记下来。
网报时,考生要详细阅读公告,注意查看报名条件和要求,放宽学历地区的考生要提前准备好户口簿等材料,应届毕业生要开具在读证明。
7月—8月:深入复习阶段
从7月开始,考生要在前期复习的基础上,将分散的知识点融会贯通,加深理解,强化记忆,最终将法条法理和司法考试的命题结合起来,将学习能力转化为考试能力和得分能力。
如果前阶段没有制订复习计划,考生在这个阶段要好好梳理下复习进度,以免复习后期手忙脚乱。复习计划的安排要包括两部分,一是时间安排,二是复习内容安排,两者有机结合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复习计划。
近年司考试题的综合性越来越强,不仅对一个部门法内部的相关法条综合起来考查,还出现了将实体法和程序法综合考查的案例。考生如不能将知识点和法条综合起来,明白分散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很可能会在考试中丢三落四,最终影响成绩。
此阶段考生仍要重视往年司考试题,不仅要通过做往年试题查缺补漏,还要通过试题了解命题思路,掌握答题技巧,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9月:考试举行
司法考试一般在本月的第3个周末举行。
在考前几周,考生要进行总结,根据平时复习的积累或辅导用书,重点复习易得分的知识点。考生还可从近几年司考试题中选取2至3套题进行考前模拟测试,借此提高答题速度,提前进入考试状态,调整考试作息。
考前2天,考生要把证件和考试用品准备好,尽量提前一天去考点周围熟悉环境,避免考试当天因找不到考点而耽误考试。
11月:分数线公布、查询成绩
本月下旬,司法部一般会发布公告,公布司法考试合格分数线,开通成绩查询通道。
12月:提交材料申请资格
通过司法考试的考生可按要求,向各地司法行政机关提交材料,申请法律职业资格。通过司法考试的高校本科在校生要等取得毕业证后才能申请。
明年4月领取证书
获得法律职业资格证书的考生到各地司法行政机关领取证书。
(以上情况如有变动,以司法部最新规定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