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讯(实习记者 蔡文玲) 上周末,北京市公务员笔试在全市93个考点进行。6.7万名考生参加考试,角逐3675个职位。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考试紧紧围绕当今热点话题。十八大精神、房地产调控、高速公路免费、节假日交通拥堵、带薪休假、科学管理与文明出行等均以不同形式出现在考题中。
3月2日,虽春意乍现,但空气中仍弥漫着寒意。记者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考点外看到,11时考试结束后,陆续走出考场的考生虽然一脸轻松但却没有多少自信。“十八大精神和四个服务都了解些,但还是答不全。这是我第一次考公务员,看来之前的准备并不充分。我打算毕业后先找工作,来年接着考。”河北大学法律专业的2013年应届生小刘笑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今年行测涉及北京市党代会的“四个服务”的内容、北京对45国持有第三国签证和机票外国人72小时国境免签政策等,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四川大学电力专业研究生毕业的小王的求职目的很明确,“我想考市政府办公厅或外事办的相关职位”。他曾经在国家公务员笔试中取得过140分的好成绩。“我平时很注意听时事新闻和评论,高速公路免费政策出台后,我读了很多文章,答题时就有很多话可说。平时多关注重大新闻很重要,申论考试的关键是自己的观点要有新意且切实有效。”谈起复习方法,小王说得头头是道。
据考生回忆,申论考试给定了10多条材料,从“十一”黄金周高速公路免费政策、节假日交通拥堵,到长假后消遣性游览背后隐藏的“文明出行”问题,再到多个国家高速路收费政策等,集中围绕“科学管理与文明出行”展开。
中公教育申论研究院院长吴红民分析,“交通拥堵”是在北京生活的每一个人都极为关注的热点话题。可见,目前命题人并不回避热点话题,而是“迎热点而上”。吴红民建议考生,备考时要关注热点话题的相关评论文章,随时积累考试资料。
据悉,公共科目笔试结束后,有关部门将根据报考人数和考试成绩确定合格分数线。考生可于3月下旬登录北京市人事考试网查询成绩,并打印成绩通知单作为参加各单位面试及调剂的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