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大纲和去年一致。从往年试题来看,申论命题角度与大纲要求的能力相当切合,因此,申论大纲对考生把握考试主题、规范作答有很大的指导意义,考生复习要以能力为主。
申论考试重视考查考生政策分析水平,特别是对科学发展观的领会、理解与运用能力。考生要重点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精神:以人为本,解决了“为谁发展”、“靠谁发展”的难题,明确提出了“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个根本命题。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及统筹兼顾,则解决了“怎么发展,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这个难题。
大纲明确指出:“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明确说明申论是典型的能力与素质并重的考试。在机关里,文案工作是每位公务员都要接触的,而申论恰恰是重点考查考生的文案工作能力。对这一综合性的能力,考生最需要提高的是阅读理解能力,即看得懂、看得透、用得上。
对于给定材料,考生要能正确理解字面含义,特别是一些理论政策或专业词汇的相关表述;还要能抓住给定材料背后的观点和本质,特别是隐藏在材料背后的意图、主旨或精神;最终能恰当运用给定材料来作答。对非作文类的题目而言,考生要能根据题干要求,精准提炼并有效加工给定材料里的相关要点,组成条理清晰、要点齐全的规范答案。对作文而言,考生要能根据题干要求,从材料中提炼总论点和分论点,并恰当地运用给定材料,对论点进行阐述、说明和论证。
综合分析能力要求考生能做到观点明确、有理有据。理,就是理论和政策,要求考生能恰当地运用党中央、国务院重大理论和政策,对给定材料的现象进行分析、推理和评判。据,就是要恰当地运用给定材料里提供的各种案例、事实等论据,对自己的观点进行分析和论证。
申论对考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考查,反对纸上谈兵式的假、大、空,以及万能化、套路化、模式化的对策,要求对策“具体、切合实际”。
在具体复习过程中,考生在提高各方面能力的同时,还要立足大纲,锻炼文字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是文案工作能力的重要体现,在申论考试中,有四个要求:连贯、简洁、规范、生动。这些要求提示考生在写作过程中,尽量避免出现明显的语法错误,要恰当使用联接词汇,保证全文逻辑严谨、语句通畅。
申论考试对字数的要求非常严格,因此在文字表达上要求“简洁明了”,特别是作文标题以短为美。
规范有两个层面的要求:一是使用书面语。申论作文是非常规范的文字表达能力测试,在遣词造句上考生要使用书面语,避免出现口头语、网络用语等非书面语表达。二是使用机关惯用语,诸如“转变观念,统一思想”等规范表述要学会使用。
对“生动”的要求,考生只需熟练使用恰当的修辞手法或名言警句即可。
(中公教育辅导老师 吴红民、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