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考国家公务员谨防五类误区

发布时间:2012-10-15 期号:

北京考试报实习记者 蔡文玲

  2013年国家公务员招考工作即将启动。考生如何选择职位呢?中公教育辅导教师张娟针对往年考生在报考中存在的问题,提醒考生谨防五类报考误区。

 

误区一: 热衷于“没有专业限制”职位

  在报名的时候,考生要仔细权衡自己的优、劣势再填报信息,不要仓促决定报考职位,或者盲目跟风。如2012年最热门的职位——国家民委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室科研管理处主任科员及以下职位,报考人数达到了4124人,而该职位只计划招录1人。

  考生还要注意慎重选择没有专业限制的职位。去年,由于一些国考职位对专业、学历和基层工作经历的要求相对低,很多考生选择填报,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职位填报人数过于集中。而有些职位对学历、专业、基层工作经历的要求相对较高,报考人数较少。如2012年气象局延续往年情况再度成为冷门,合肥市气象局、焦作市气象局等气象局的职位报考人数很少。

  考生要适当规避上述情况,就要先进行全方位的自我定位,了解自身情况,对症下药。考生可以先列张清单,写明自己的专业、学历、特长、适应能力等,再做选择。在填报过程中,考生要在不同时段关注所报考职位的人数变化情况,对所填报的职位进行合理规划。

 

误区二: 硕士生可以报考学历要求为本科的职位

  很多考生已经读完研究生,并取得了硕士学位,但是在报考过程中看到报考要求为本科学历,就直接报考,结果审核没有通过。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考生在报考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报考条件选择职位,如职位要求学历为本科,那么硕士生不能报考;如学历要求为本科及以上,硕士生可以报考。

  考生报考可坚持就高不就低的原则,根据自己的学历、政治面貌及基层工作经历选择职位。例如具有硕士学位的考生要尽量选择符合自己学历的职位,这样竞争率会相对低一些。在这种情况下,考生还要考虑专业等情况,并确定在拟报考的几个职位中自己的优势是否可以体现。考生在看到职位信息的时候,最好不要马上给自己定位,因为在同等条件下,有很多考生关注这个职位。考生要衡量的是,在众多考生报名的同时,自己的优势怎样才能得到更好的体现。

 

误区三: 报考招录人数相对较多的职位成功率高

  2012年上海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边检站科员职位的招录人数为110个。这样的招考职位数量对考生来说成功的概率会不会大一些呢?答案是否定的。能否成功被录用,和招录人数多少没有绝对关系。招考的人数多,往往报考的人数也会很多,竞争可能仍然很激烈。所以考生报考时,不要只考虑报考人数,还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选择合适职位,发挥优势,展示能力,才是成功之路。

 

误区四: 报考公务员只因就业压力大,只要考上即可

  从思想上来分析,这种只是为了就业压力大、工作环境不好等因素,简单地把考公务员作为救命稻草的想法是错误的。

  公务员需要具备一定的素质和能力。考生如果要报考公务员,首先要分析自己能否适应并胜任这份工作。其实考进公务员队伍但最终离职选择去求学或去非政府机关就业的人并不是没有。所以,考生报考公务员,不能只是为了找到工作而报考,还要结合自己的职业规划,在理性的思考和定位中,找到适合自己且可为社会创造价值的理想职位。

 

误区五: 有工作经验的在职人员比应届生有优势

  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逐步加大了从基层一线选拔干部的力度。这一精神可能在2013年度中央机关及其省级直属机构招录公务员工作中继续得以贯彻,具体表现为进一步加大录用具有基层工作经历人员的比例。这是否意味着应届生处于竞争的劣势地位呢?事实上,这并不意味着应届毕业生不能报考国家公务员,市(地)级以下直属机构特别是县级直属机构仍将招录应届高校毕业生,从而积极引导应届高校毕业生到基层锻炼。

  据不完全统计,很多职位要求考生有相关基层工作经历,有的甚至需要3年或5年以上的工作经历,这是社会在职人员报考的优势。但是在职人员报考也有劣势。在职人员的年龄、心理和生活压力都相对较大,工作、家庭琐事消耗了很大精力,可能会导致信心受挫,备考失利。

  应届生要认清自己的优、劣势。劣势是工作经验缺乏,优势是拥有的知识较新,知识更新能力和适应能力较强,应变能力较强,精力和体力也正处于一个上升阶段。所以应届生要充分利用好这些优势,选择适合的职位,争取顺利进入国家公务员队伍。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