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实习记者 蔡文玲
国家公务员招录考试包括两个科目,对其中的申论,很多考生感觉备考时难以着手。日前,记者就申论如何复习采访了中公教育辅导教师吴红民,他建议考生订好计划再复习。
基础阶段:建立应答方法体系
申论的复习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基础阶段,考生要初步建立起申论应答的方法体系。
考生可以通过做往年申论试题,了解解题方法,逐步建立应答方法体系。
做往年考题时,考生要掌握以下几个技巧:一是分类思维,要善于总结方法和技巧;二是精耕细作,在有限的试题里悟出解题方法和技巧;三是严防眼高手低,特别是作文部分,要扎扎实实动手写几十篇文章;四是善于思考,反复琢磨,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五是改变思维方式,要站在政府角度看问题。
专项提高:复习以能力为导向
第二个阶段是重点进行专项提高。申论考试是测查考生是否具备机关工作基本能力的科目。考生复习要以能力为导向,包括:理论和政策水平,即学习政府的处理方式,政策主线是科学发展观;社会认知能力,即足够了解社会,对社会上发生的重大新闻和热点及时关注和深入思考;文字表达能力,即写作能力;材料处理能力,即能看懂材料,看得深入,抓住材料背后的观点,把材料和题目结合起来,能用自己的理论和背景知识分析材料。材料处理能力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
快速提高这四方面能力的方法就是多看、多想、多写。看是指考生要看中央领导人的讲话、权威报刊上刊登的深度文章、新闻节目和深度的访谈节目。通过这些,考生可快速提高思维分析能力。想是指要多想,大多数考生感觉理论和政策比较枯燥,要把生活中遇到的例子和政策紧密结合在一起。写是指多写理论和政策方面的文章,一可以更好地领会出题者的意图和观点,二可以在写文章中精准地抓住材料里和题目里蕴含的总论点和分论点,通过写作,使分析有理有据,有深度更有高度。
冲刺提高:整合固化成解题能力
第三个阶段是冲刺提高阶段,核心任务是把以前学到的理论政策、背景知识、方法技巧、题型和应对思路整合起来,固化成解题能力。
在这一阶段,考生要掌握一些考试技巧,比如多写要点,作文要有亮点(比如可以适当使用修辞手法,让标题看起来观点清晰、语言生动)。考试时间很紧张,考生要合理分配,最好用20分钟看懂材料,用5分钟对材料进行宏观把握,再用5分钟尽可能理清材料脉络,回到命题的原始思路上来。把握脉络后,要点基本就清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