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实习记者 许 卉
司法部日前公布最新数据,自2008年国家允许普通高校本科在校生参加国家司法考试以来,共有3.55万普通高校在校生通过考试取得法律职业资格。进入3月,不少考生会开始司法考试的复习备考。该项考试的考核内容广泛、精深,涉及知识点多。中国政法大学司法考试学院教师王小飞建议考生要按月制订复习计划。
3月 开始复习
一般来说,这段时间是相关政策信息真空期,一些小道消息会通过网络等渠道散发开来,考生不要轻信。在考试大纲公布之前,考生可以参考去年资料进行备考。参考资料有三类。一是法规汇编。民法、民诉、刑法、刑诉中60%的知识点直接以法规的形式考核。二是往年试题汇编。这些资料有助于考生了解司法考试的考核范围、方式及标准。三是部分辅导教材。
没有法学专业基础的考生要尽早着手,最好从这个月就开始复习,先花两个月学习法学基础知识。鉴于近期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进行了修改,在正式方案出台以前考生可先避开修改草案涉及的内容,以基础理论为主复习。
4月 考试大纲出版
一般来说,考试大纲会在本月下旬出版(2009年至2011年的出版时间为5月前后),同时三大本参考教材和当年的司法考试法律法规汇编也会与考生见面。考生要特别关注新大纲与旧大纲的不同之处。此外,大纲中文字表述较详细的内容也较重要。
培训机构会在该月发布一些关于大纲解读的资料,考生可以作为参考资料进行搜集和阅读,要注意搜集辅导声誉较好的老师的大纲解读文章,重点关注新增考点。对于这些资料,考生不可贪多贪全,精读一套较好的复习资料就够了,太多的资料不仅会扰乱复习计划,也会妨碍备考。
5月 制订详细计划
法学基础好且理论水平较高的考生要从本月开始着手司考复习了。已有数月复习基础的考生要制订详细的复习计划。
订计划时,有的考生规定一天看几页书,这种以页数为复习单位的做法不可取。因为法律有着严谨的逻辑体系,考生学习法律首先要熟悉各部门法的独特体系,所以要按部门法安排复习进度,每天的复习最好安排部门法中的一个子体系。
考生还要注意,制订复习计划时,切不可只注重复习了几遍,而忽视了每一遍的效果。复习时,最好把易错、难理解的知识点汇集起来,形成一个题集,这样复习更有针对性。
6至8月 司考公告发布
司法考试公告一般会在6月初公布。公告中会涉及当年的考试命题结构与题型,考生要注意阅读。
网络预报名的流程和要求一般也会在同期公布。考生要注意司法部和各地司法局的报考安排。一般报考包括网上预报名和现场确认等环节。考生要详细了解报考条件和要求,比如高校在校生报考要持有学校教务部门盖章的在读证明。
有的考生报名后,眼见备考时间不多,会产生焦虑感。当感觉到焦虑或情绪低沉时,考生要多与家人、老师或朋友沟通,交流是很好的解压方式。
9月 考试举行
司法考试一般在本月的第3个周末举行。
在考前这段时间,考生要做3件事,一是重点复习易得分的知识点,比如民诉、刑诉、商法、经济法、“三国法”等知识;二是从近5年司考试题中选取2至3套进行考前模拟测试,往年试题所提供的命题信息远超一般的模拟题,最具实战性,也最有利于测试考生的真实水平;三是提高答题速度,提前进入考试状态。
考前两天,考生要把证件和考试用品准备好,尽量提前一天去考点周围熟悉环境,避免考试当天找不到考点而耽误考试。
11月 分数线公布、查询成绩
一般在本月下旬,司法部会发布公告,公布司法考试合格分数线,开通成绩查询通道。
12月 提交材料申请资格
通过司法考试的考生可按要求,向各地司法行政机关提交材料,申请法律职业资格。通过司法考试的高校本科在校生要等取得毕业证后才能申请。
明年3月 领取证书
获得法律职业资格证书的考生到各地司法行政机关领取证书。
(以上情况如有变动,以司法部最新规定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