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考“保过班”未必能保过
发布时间:2009-05-20
期号:
刘海燕
2009年司法考试大纲即将面市,新一轮司法考试培训浪潮也随之涌起。不少司考培训机构大打“保过”牌,并承诺“不过退费”。“保过班”真能如培训机构承诺的那样“保通过”吗?笔者认为未必如此。
“保过”是司考培训机构的招生宣传。在谷歌中键入“2009司法考试保过班”搜索,竟然有43万余条信息符合,可见这一营销策略应用之广,但看看“保过班”动辄上万元的培训费用就可知道,有些培训机构是在借机收取高昂培训费。有的培训机构还打出了“零起点保过班”或“零基础保过班”,显然更是一种吸引眼球的宣传噱头。
“保过”没有任何教学理论支撑,在实践中站不住脚。司法考试考生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千差万别,学习习惯和方法也各有不同,“保过”的承诺并不靠谱。司法考试每年平均通过率不足20%,司法部对司法考试严格规定教辅分离,所以,培训机构的“保过”不足为信。
“保过“对培训机构是一种宣传,但对考生来说,非但不可能保证通过司法考试,还有可能误入陷阱。数年前,多名考生听信了培训机构的“保通过,不过退费”的承诺,缴纳了高昂培训费参加培训,非但未通过考试,要求退费还遭到培训机构百般阻挠。司法考试作为律师、初任法官和检察官的上岗考试,通过与否和考生未来求职就业息息相关,如果付出了高昂费用及宝贵的时间,不能通过考试,还有可能身陷官司纠纷,实在得不偿失。
“保过”的承诺之所以铺天盖地,是因为培训机构抓住了考生希望通过考试的迫切心理。考生只有长时间地艰辛付出,辅之以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学习韧劲,才可能通过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