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科学建议

发布时间:2023-02-20 期号: 1684期

中小学生科学建议有实料

 

本报讯(记者 宋 迪)  工作日早8时,站在CBD核心区的郎家园公交站,朝阳区芳草地国际学校甘露园分校的王睿启和他的小伙伴,看着眼前行如蜗牛的车队,计算着拥堵时间和车流量……2月15日,作为北京中小学科学建议奖获奖者,他们就关于优化早高峰时段北三县地区进京交通方式的建议展开交流。

近日,北京市教委公布第十四届北京市中小学生科学建议奖和科学建议提名奖获奖项目。王睿启、孙萌、宋伯雄等14名学生获得2022年度北京市中小学生科学建议奖,赵熙钰等11名学生获得科学建议奖提名奖。每一个项目都针对社会实际提出了具体解决方案。当天,10组获奖学生进行了展示。

此次获奖者从2394项科学建议和7441项建言献策项目中脱颖而出。从智慧北京建设、交通综合治理、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到公共卫生与健康、生态环境保护、乡村振兴发展,再到京津冀协同发展、民生保障建设、首都文化建设等,建议范围涉及一系列社会热点问题,逾万名学生参与。

有这样一款与众不同的太空漫步机,它有着更细致的设计——体量更小巧,同时做了防撞、防夹等避免低龄儿童在使用过程中受伤的处理。它是北京二中朝阳学校学生张芃菲的最新设计。她观察到小区内健身器材多不适应低龄儿童,通过实地调研、采访人群、查阅文献,提出设计适合80到150厘米儿童的不同高度的健身器材。“未来,我计划联系专业人士及有关部门,将我的设计进行更加科学的完善,真正应用试点,让大家受益。”张芃菲说,她希望能够做更多的科学调查与研究,丰富自己的科学知识,传输对社会有益的力量。

像张芃菲一样为北京城市发展建言献策的,还有怀柔区九渡河学校学生高海洋。他开展了对九渡河地区野生植物资源的实地调查,并提出运用先进蔬菜种植技术开展人工种植,用知识反哺家乡。而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的三名学生提出的“从视障角度优化《无障碍设计规范》打造和谐宜居文明之都”的建议,其部分内容在北京冬奥会无障碍实施标准中已有应用。

自2008年起,市教委在北京市中小学生中设立“科学建议奖”,至今共收到参评报告3万余份,评选出科学建议奖和科学建议提名奖278项。“通过这项活动,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参与实践,对社会有了更多的了解,学会从社会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作为此次活动的专家评委,北京交通大学教授王毅说:“孩子们体现出很强的社会责任感和用所学知识服务家乡振兴的信心和决心。”

表 北京市中小学生科学建议奖(10项,14名学生)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